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30页 |
·研发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处理技术的意义 | 第12-14页 |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 | 第12页 |
·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的特征 | 第12-13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生化处理技术 | 第14-15页 |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 第15-16页 |
·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处理技术及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反渗透法 | 第16页 |
·吸附法 | 第16-17页 |
·催化电解氧化法 | 第17-18页 |
·生物活性炭技术工作原理及应用现状 | 第18-28页 |
·活性炭吸附技术 | 第18-21页 |
·生物活性炭炭技术的概述 | 第21-22页 |
·生物活性炭降解机理 | 第22-23页 |
·生物炭接种技术 | 第23-25页 |
·生物活性炭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臭氧-生物炭(O_3-BAC)技术 | 第27-28页 |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8-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页 |
·课题来源 | 第29-30页 |
2 试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0-38页 |
·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的来源及特征 | 第30-31页 |
·垃圾焚烧厂简介 | 第30页 |
·焚烧厂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 | 第30页 |
·焚烧厂渗滤液生化尾水特性 | 第30-31页 |
·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设计 | 第31-32页 |
·渗滤液生化尾水处理系统 | 第31页 |
·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设计 | 第31页 |
·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处理系统运行方式及特点 | 第31-32页 |
·试验研究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水质分析方法 | 第33-38页 |
·常规水质指标 | 第33页 |
·非常规水质分析指标 | 第33-35页 |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35-38页 |
3 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启动 | 第38-46页 |
·活性污泥驯化与反应器启动方法 | 第38-39页 |
·接种污泥及其驯化 | 第38页 |
·菌种的固定化 | 第38-39页 |
·反应器的启动方法 | 第39页 |
·挂膜阶段实验结果与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活性污泥驯化期间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39-41页 |
·动态挂膜参数对挂膜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生物活性BAC 反应器启动阶段运行效果 | 第42-44页 |
·COD_(cr) 去除效果的逐日变化 | 第42-43页 |
·NH_3-N 的去除效果的逐日变化 | 第43-44页 |
·驯化污泥固定化的优点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生物活性炭工艺运行效果及影响因素 | 第46-68页 |
·试验方法 | 第46页 |
·柑橘皮活性炭的基本性质 | 第46-49页 |
·柑橘皮活性炭表征 | 第46-47页 |
·柑橘皮活性炭的孔径分布 | 第47-48页 |
·柑橘皮活性炭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 | 第48-49页 |
·活性炭性质差异对工艺的影响 | 第49-52页 |
·对COD_(cr)、UV254 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自然挂膜和驯化污泥固定对BAC 运行效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对COD_(cr) 去除效果的对比分析 | 第52-53页 |
·对UV_(254) 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第53页 |
·对色度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对氨氮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第55页 |
·驯化污泥固定量对BAC 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 | 第55-59页 |
·驯化污泥固定量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6页 |
·驯化污泥固定量对UV_(254) 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驯化污泥固定量对色度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驯化污泥固定量对氨氮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流向对BAC 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上向流和下向流的特点分析 | 第59-60页 |
·流向对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进水负荷对BAC 柱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1-65页 |
·有机负荷对各BAC 反应器去除率影响 | 第61-63页 |
·流量对BAC 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3-65页 |
·本章总结 | 第65-68页 |
5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渗滤液尾水的处理研究 | 第68-76页 |
·臭氧的物化性质与反应特性 | 第68-69页 |
·臭氧的物化性质 | 第68页 |
·臭氧的反应特性 | 第68-69页 |
·臭氧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途径 | 第69页 |
·臭氧投加量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9-71页 |
·臭氧投加量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70页 |
·臭氧投加量对分子量的分布影响 | 第70-71页 |
·臭氧生物活性炭与生物炭对渗滤液尾水去除效果的比较 | 第71-75页 |
·臭氧生物活性炭与生物炭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比较 | 第71-74页 |
·臭氧生物活性炭与生物炭对渗滤液尾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的比较 | 第74-75页 |
·本章总结 | 第75-76页 |
6 生物活性炭沿层有机物去除与生物量及生物活性的变化 | 第76-88页 |
·UV254 沿层去除情况 | 第76-77页 |
·BAC 反应器沿层生物量、生物活性的变化研究 | 第77-81页 |
·BAC 反应器沿层生物量的变化研究 | 第78-79页 |
·BAC 反应器沿层生物活性的变化研究 | 第79-80页 |
·补充的生物量对BAC 柱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80-81页 |
·BAC 去除水中有机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81-86页 |
·BAC 柱反应器 | 第81-83页 |
·生物活性炭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88-90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建议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附录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