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刑法解释的界定 | 第10-15页 |
(一) 刑法解释的内涵 | 第10-13页 |
(二) 刑法解释的特征 | 第13-15页 |
二 刑法解释限制的必要性 | 第15-24页 |
(一) 刑法解释限制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 刑法解释限制的原因 | 第16-24页 |
1. "前见"因素的影响 | 第18-21页 |
2. "预见"因素的影响 | 第21-24页 |
三 刑法解释限制的制度构建 | 第24-36页 |
(一) 构造诉讼两造的对话协商机制 | 第24-28页 |
1.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当事人参与的不充分性 | 第24-26页 |
2. 构造诉讼两造充分参与的对话协商机制 | 第26-28页 |
(二) 建立判决说理制度 | 第28-32页 |
1. 判决说理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2. 判决说理的具体要求 | 第29-32页 |
(三) 完善合议制度 | 第32-36页 |
1. 合议制下的人民陪审制 | 第32-34页 |
2. 构建诉讼两造充分参与的合议制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