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论立功的“有效性”认定标准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立功制度概述第11-16页
 一、立功的概念第11页
 二、立功的特征第11-13页
 三、立功的分类第13页
 四、立功制度的历史发展第13-14页
 五、立功制度的域外考察第14-16页
第二部分 “有效性”立功认定标准的基本涵义第16-19页
 一、“有效性”标准的含义第16页
 二、“有效性”标准的特征第16-17页
 三、“有效性”的具体情形第17-19页
第三部分 “有效性”立功认定标准的司法适用第19-24页
 一、犯罪分子立功后逃脱的,再次归案后能否认定立功第19-20页
 二、犯罪分子揭发他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能否认定为立功第20页
 三、行贿的犯罪分子揭发行贿对象的受贿行为能否认定为立功第20-21页
 四、因司法机关原因未查证的检举揭发行为能否认定立功第21-23页
 五、检举揭发他人不构成犯罪的行为能否认定立功第23-24页
第四部分 “有效性”标准下立功制度的本质分析第24-28页
 一、立功本质的学说及评析第24-25页
 二、立功的本质是国家功利第25-28页
第五部分 “有效性”立功认定标准的反思第28-34页
 一、破坏社会最基本的信任关系第28-29页
 二、非正当立功线索泛滥第29-30页
 三、滋生新的违法犯罪第30-31页
 四、破坏司法的及时性和权威性第31-32页
 五、违背刑法的基本原则第32-34页
第六部分 立功认定标准的完善第34-40页
 一、“主观性”标准对“有效性”标准的修正第34-36页
 二、“合法性”标准对“有效性”标准的修正第36-38页
 三、“时间性”标准对“有效性”标准的修正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失火罪的认定与刑罚适用
下一篇:贿赂犯罪中的资格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