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准占有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8页 |
第一章 债权准占有制度概论 | 第8-19页 |
第一节 债权准占有制度的产生 | 第8-10页 |
第二节 债权准占有制度的确立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债权准占有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1-18页 |
一、以保护静态与动态安全为视角 | 第11-12页 |
二、以外观理论为视角 | 第12-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债权准占有本体论 | 第19-33页 |
第一节 债权准占有制度的构成 | 第19-27页 |
一、真正的债权人实施了与因行为 | 第19-20页 |
二、债权之准占有人须具有债权人的外观表征 | 第20-22页 |
三、债务人主观上是善意的 | 第22-25页 |
四、债务人客观上已经履行了给付义务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债权准占有制度法律后果 | 第27-29页 |
一、清偿有效之法律后果 | 第27-29页 |
二、清偿无效之法律后果 | 第29页 |
第三节 债权准占有制度发生清偿效果的补救措施 | 第29-32页 |
一、自力救济之方式 | 第30-31页 |
二、公示催告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债权准占有适用论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债权准占有制度实例分析 | 第33-35页 |
一、案情 | 第33-34页 |
二、法理剖析以及法律适用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债权外观之类型分析 | 第35-36页 |
一、占有债权证书之债权外观 | 第35-36页 |
二、表见让与之债权外观 | 第36页 |
第三节 对我国债权准占有制度的完善思考 | 第36-40页 |
一、债权准占有制度在我国的适用现状 | 第36-38页 |
二、债权准占有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