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城市景观的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的学术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领域与概念的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相关概念综述 | 第14-16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6-19页 |
·物质层面——景观元素的文化传承 | 第17页 |
·非物质层面——景观意识的文化传承 | 第17-18页 |
·象征层面——景观符号的文化传承 | 第18-19页 |
第2章 景观元素文化传承的物质性 | 第19-56页 |
·自然元素应用形式的传承 | 第20-38页 |
·“水容器”的更迭变化 | 第20-27页 |
·植物形式的变异转换 | 第27-34页 |
·置石格局的重新组织 | 第34-38页 |
·人工元素应用形式的传承 | 第38-48页 |
·撷取传统元素的构筑物 | 第38-41页 |
·凝炼城市文化的雕塑 | 第41-45页 |
·重塑历史路径的铺地 | 第45-48页 |
·抽象元素应用形式的传承 | 第48-54页 |
·传统景观格局的诠释 | 第49-51页 |
·宏大空间尺度的延续 | 第51-52页 |
·空间形态特征的导入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3章 景观意识文化传承的非物质性 | 第56-82页 |
·理念认知的范式转译 | 第57-62页 |
·强调人工秩序的理念认知 | 第57-59页 |
·强调几何图案的理念认知 | 第59-62页 |
·思维架构的手法延拓 | 第62-69页 |
·轴线对称的整体构图手法 | 第63-66页 |
·开合对比的空间处理手法 | 第66-69页 |
·文化内核的意向拓展 | 第69-80页 |
·历史场景的演绎 | 第69-73页 |
·民俗印记的展现 | 第73-76页 |
·宗教意识的物化 | 第76-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第4章 景观符号文化传承的象征性 | 第82-108页 |
·通用型的景观符号文化传承 | 第83-93页 |
·图像符号对文化印记的诠释 | 第83-85页 |
·传统语汇对文化语境的指向 | 第85-88页 |
·地域符号对场地痕迹的隐喻 | 第88-93页 |
·重组型的景观符号文化传承 | 第93-99页 |
·传统景观符号格局的重构 | 第94-96页 |
·传统景观符号材料的替换 | 第96-97页 |
·传统景观符号结构的重组 | 第97-99页 |
·创新型的景观符号文化传承 | 第99-106页 |
·文化形象符号的拼贴与复合 | 第100-102页 |
·古典景观符号的扭曲与置换 | 第102-105页 |
·符号形象意义的创新与升华 | 第105-106页 |
·小结 | 第106-108页 |
结论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图片索引 | 第114-118页 |
附录 | 第118-1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