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引言 | 第13-20页 |
·国内外小麦玉米生产概况 | 第13页 |
·水肥耦合概述 | 第13-14页 |
·水和氮肥对作物的影响 | 第14页 |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4页 |
·氮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4页 |
·作物生产中的水肥关系及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水分对作物氮素吸收代谢的影响 | 第14-15页 |
·氮素对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第15页 |
·水肥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 第15页 |
·水肥交互对作物的光合作用影响 | 第15-17页 |
·水分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氮肥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6页 |
·水氮互作对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 第16-17页 |
·水肥交互对作物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类物质的影响 | 第17-18页 |
·水分对作物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类物质的影响 | 第17页 |
·氮素对作物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类物质的影响 | 第17页 |
·水氮互作对作物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类物质的影响 | 第17-18页 |
·水氮互作对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18页 |
·水氮互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灌水对产量的影响 | 第18页 |
·施氮对产量的影响 | 第18页 |
·水氮互作对产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本课题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20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0-22页 |
·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土壤含水量测定 | 第20页 |
·植株茎秆、籽粒全氮及全磷含量 | 第20-21页 |
·籽粒灌浆速率 | 第21页 |
·籽粒灌浆过程拟合 | 第21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21页 |
·玉米叶面积指数 | 第21页 |
·玉米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21页 |
·小麦光合速率 | 第21-22页 |
·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 | 第22页 |
·小麦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22页 |
·产量测定 | 第22页 |
·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53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季土壤水分和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3-29页 |
·水氮耦合对玉米季各土层水分分布状况的影响 | 第23-24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 第24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叶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24-25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5-26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叶片SOD 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叶片POD 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第27-29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全磷、全氮含量及吸氮量的影响 | 第29-33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茎秆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籽粒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茎秆全氮含量影响 | 第31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籽粒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33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水氮运筹对小麦季土壤水分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4-47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水氮运筹对小麦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 第36-37页 |
·水氮运筹对小麦叶片SOD 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水氮运筹对小麦叶片POD 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水氮运筹对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 第40-42页 |
·水氮运筹对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水氮运筹对小麦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水氮运筹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茎秆籽粒磷、氮含量及总吸氮量的影响 | 第47-51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茎秆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籽粒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48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茎秆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籽粒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吸氮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51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水氮互作对全年产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9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3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水氮互作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53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小麦叶片SOD、POD 活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叶片SOD、POD 活性的影响 | 第54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叶片SOD、POD 活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第55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小麦茎秆及籽粒含磷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水氮互作对玉米、小麦茎秆及籽粒含氮量的影响 | 第56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水氮耦合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