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村庄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概念的提出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区域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区位理论 | 第18-19页 |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第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土地稀缺理论 | 第20-21页 |
·帕累托最优理论 | 第21页 |
·人地协调理论 | 第21-23页 |
3 研究区域概况及村庄用地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3-24页 |
·研究区域村庄用地现状分析 | 第24-33页 |
4 研究区域村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3-45页 |
·研究数据 | 第33页 |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第33-34页 |
·集约利用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4-35页 |
·研究区域村庄集约利用评价程序及方法 | 第35-41页 |
·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第41-45页 |
5 研究区域村庄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第45-61页 |
·桃源县村庄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 第45-53页 |
·桃源县村庄用地集约利用措施研究 | 第53-61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1-62页 |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