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连接板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板料成形模拟技术的发展 | 第11-15页 |
| ·国内外板料成形模拟技术的发展 | 第11-14页 |
| ·板料成形模拟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 ·板料成形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有限元数值模拟相关理论 | 第18-31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18-23页 |
| ·冲压成形有限元仿真的三种求解格式 | 第18-20页 |
| ·有限元控制方程的动力显式积分算法及其稳定性 | 第20-23页 |
| ·单元理论 | 第23-25页 |
| ·单元技术 | 第23页 |
| ·壳单元理论 | 第23-24页 |
| ·几种薄壳单元的比较 | 第24-25页 |
| ·材料本构关系 | 第25-28页 |
| ·Hill厚向异性屈服准则下的材料本构关系 | 第25-27页 |
| ·Barlat各向异性屈服准则下的材料本构关系 | 第27-28页 |
| ·接触和摩擦 | 第28-30页 |
| ·接触问题 | 第28-29页 |
| ·摩擦理论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汽车覆盖件成形模拟及软件介绍 | 第31-39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常见缺陷分析 | 第31-32页 |
| ·起皱 | 第31页 |
| ·拉裂 | 第31-32页 |
| ·回弹 | 第32页 |
| ·汽车覆盖件常用冲压板料与成形性能的关系 | 第32-33页 |
| ·冲压模拟仿真分析软件 | 第33-36页 |
| ·Dynaform软件简介 | 第33-34页 |
|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的一般过程 | 第34-36页 |
| ·覆盖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 | 第36-38页 |
| ·单元选择 | 第36页 |
| ·压边圈的处理 | 第36-37页 |
| ·模具的运动和加载 | 第37页 |
| ·网格重划分和自适应单元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通道连接板冲压成形数值仿真 | 第39-58页 |
| ·通道连接板工艺初步分析 | 第39页 |
| ·通道连接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9-44页 |
| ·工艺补充 | 第39-40页 |
| ·压料面的确定 | 第40-41页 |
| ·等效拉延筋的设置 | 第41-42页 |
| ·毛坯估算 | 第42页 |
| ·网格划分及检查 | 第42-44页 |
| ·拉深方向的确定 | 第44页 |
| ·材料和工艺参数的选取 | 第44-46页 |
| ·材料参数测定 | 第45页 |
| ·工艺参数的选取 | 第45-46页 |
| ·提交分析设置 | 第46页 |
| ·拉延筋优化设计研究 | 第46-51页 |
| ·拉延筋形状和尺寸的优化设计 | 第47-50页 |
| ·拉延筋布置方式的优化设计 | 第50-51页 |
| ·变压边力优化设计研究 | 第51-56页 |
| ·随时间变化的压边力优化设计 | 第52-55页 |
| ·随位置变化的压边力优化设计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5章 通道连接板冲压成形优化分析 | 第58-72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正交试验设计和敏感性分析概述 | 第58-61页 |
| ·正交试验设计概述 | 第58-59页 |
| ·敏感性分析概述 | 第59-61页 |
| ·通道连接板数值模拟的正交试验设计 | 第61-67页 |
| ·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 | 第61-64页 |
| ·交互因素的正交试验设计 | 第64-67页 |
| ·通道连接板冲压成形敏感性分析 | 第67-70页 |
| ·回归正交试验 | 第67-69页 |
| ·参数优化控制 | 第69-70页 |
| ·优化方案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