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第9-11页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结构和性能 | 第9-11页 |
·有机电致发光的应用 | 第11页 |
·发光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种类 | 第11-14页 |
·有机发光材料的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有机发光材料的种类 | 第12-14页 |
·含氮杂环类有机发光材料的概述 | 第14-20页 |
·含1,3,4-噁二唑环的发光材料 | 第14-18页 |
·吡唑啉衍生物类发光材料 | 第18页 |
·咔唑及其衍生物类发光材料 | 第18-19页 |
·其他含氮杂环类发光材料 | 第19-20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咪唑衍生物类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 | 第21-35页 |
·分子设计 | 第21-22页 |
·实验 | 第22-2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合成路线 | 第23-24页 |
·中间体的合成 | 第24-25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25-26页 |
·目标化合物的光吸收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的测定 | 第26页 |
·目标化合物的热性能的测定 | 第26页 |
·目标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27-30页 |
·目标化合物M1-3 的光吸收和光致发光性能 | 第30-32页 |
·目标化合物M1-3 的热性能 | 第32-33页 |
·目标化合物M1-3 的荧光量子产率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邻菲罗啉衍生物类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 | 第35-45页 |
·分子设计 | 第35-36页 |
·实验 | 第36-3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合成路线 | 第37-38页 |
·中间体的合成 | 第38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8-39页 |
·目标化合物的光吸收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的测定 | 第39页 |
·目标化合物的热性能的测定 | 第39页 |
·目标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39-41页 |
·目标化合物L1-3 的光吸收和光致发光性能 | 第41-43页 |
·目标化合物L1-3 的热性能 | 第43-44页 |
·目标化合物L1-3 的荧光量子产率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以咪唑为核芴为支臂的星形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 | 第45-60页 |
·分子设计 | 第45-47页 |
·实验 | 第47-5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7-48页 |
·合成路线 | 第48页 |
·中间体的合成 | 第48-50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50页 |
·目标化合物溶液的光吸收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的测定 | 第50-51页 |
·目标化合物固态发光性能的测定 | 第51页 |
·目标合物的热性能的测定 | 第51页 |
·目标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51-53页 |
·目标化合物51-3 的荧光性能 | 第53-58页 |
·目标化合物51-3 的热性能 | 第58-59页 |
·目标化合物51-3 的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