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量刑情节的认定与适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1-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四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绑架罪量刑情节的性质 | 第15-21页 |
第一节 绑架罪“情节较轻”的性质 | 第15-17页 |
一 《刑法修正案(七)》前后的观点对比 | 第15-16页 |
二 “情节较轻”的性质应为减轻情节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绑架罪加重情节的性质 | 第17-21页 |
一 加重条款性质认定的观点梳理与评析 | 第17-19页 |
二 加重条款的性质应为情节加重犯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情节较轻”的认定 | 第21-29页 |
第一节 “情节较轻”的含义 | 第21-24页 |
一 “情节较轻”认定观点的梳理与评析 | 第21-22页 |
二 “情节较轻”与基本犯罪构成的关系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情节较轻”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中的认定 | 第24-29页 |
一 “情节较轻”在犯罪未遂中的认定 | 第24-26页 |
二 “情节较轻”在犯罪中止中的认定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加重情节的认定 | 第29-36页 |
第一节 “杀害被绑架人”的认定 | 第29-31页 |
一 “杀害”的含义 | 第29-30页 |
二 “杀害被绑架人”的发生阶段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的认定 | 第31-36页 |
一 绑架阶段的伤害行为 | 第32-33页 |
二 控制人质阶段的伤害行为 | 第33-34页 |
三 故意伤害未致人重伤的认定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绑架罪量刑情节的适用 | 第36-41页 |
第一节 “情节较轻”的适用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加重情节的适用 | 第37-41页 |
一 “死刑”的适用 | 第37-39页 |
二 “无期徒刑”的适用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个人简历及获奖状况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