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分子筛简介 | 第9页 |
1.2 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第9-10页 |
1.2.1 水热晶化法 | 第9页 |
1.2.2 溶剂热合成法 | 第9-10页 |
1.2.3 微波合成法 | 第10页 |
1.2.4 干胶转换法 | 第10页 |
1.2.5 干粉合成法 | 第10页 |
1.3 分子筛制备的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1.3.1 模板剂的影响 | 第10-11页 |
1.3.2 碱度的影响 | 第11页 |
1.3.3 硅铝比的影响 | 第11页 |
1.3.4 晶化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11-12页 |
1.4 多级孔道分子筛的制备 | 第12-13页 |
1.4.1 后处理法 | 第12-13页 |
1.4.1.1 脱铝改性 | 第12页 |
1.4.1.2 脱硅改性 | 第12-13页 |
1.4.2 原位生长法 | 第13页 |
1.4.2.1 硬模板法 | 第13页 |
1.4.2.2 软模板法 | 第13页 |
1.5 苯与甲醇的烷基化反应 | 第13-14页 |
1.6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5-20页 |
2.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2.1.1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 | 第15页 |
2.1.2 实验所用仪器 | 第15-16页 |
2.2 分子筛的物化性能表征 | 第16-17页 |
2.2.1 X射线衍射(XRD) | 第16页 |
2.2.2 扫描电镜(SEM) | 第16页 |
2.2.3 N_2吸附-脱附(BET)表征 | 第16-17页 |
2.2.4 固态核磁表征 | 第17页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第17页 |
2.2.6 氨气吸脱附(NH3-TPD)表征 | 第17页 |
2.3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评价 | 第17-20页 |
2.3.1 实验装置 | 第17-18页 |
2.3.2 实验步骤 | 第18页 |
2.3.3 产物分析条件 | 第18页 |
2.3.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以CTF为模板剂制备[Al]-SSZ-24分子筛 | 第20-25页 |
3.1 引言 | 第2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3.2.1 [Al]-SSZ-24分子筛的制备 | 第20-21页 |
3.2.2 H-[Al]-SSZ-24分子筛的制备 | 第2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3页 |
3.3.1 XRD和固体NMR表征结果 | 第21-22页 |
3.3.2 XPS、SEM表征结果 | 第22-23页 |
3.4 以CTF为模板剂制备分子筛初探 | 第23-2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以哌啶离子液为模板剂制备ZSM-11分子筛 | 第25-43页 |
4.1 引言 | 第25-2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26页 |
4.2.1 ZSM-11分子筛的制备 | 第26页 |
4.2.2 H型ZSM-11分子筛的制备 | 第2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26-42页 |
4.3.1 ZSM-11分子筛制备的影响因素 | 第27-33页 |
4.3.1.1 SiO_2/Al_2O_3对ZSM-11分子筛制备结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4.3.1.2 晶化时间对ZSM-11分子筛制备结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4.3.1.3 碱量对ZSM-11分子筛制备结果的影响 | 第29-31页 |
4.3.1.4 模板剂用量对ZSM-11分子筛制备结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4.3.1.5 晶化温度对ZSM-11分子筛制备结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4.3.2 ZSM-1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第33-37页 |
4.3.2.1 反应温度对苯、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2.2 反应压力对苯、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4.3.2.3 反应空速对苯、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3 与常规ZSM-11分子筛的性能比较 | 第37-41页 |
4.3.3.1 XRD结果 | 第37-38页 |
4.3.3.2 SEM结果 | 第38-39页 |
4.3.3.3 N_2吸附脱附结果 | 第39-40页 |
4.3.3.4 与常规ZSM-11分子筛的酸性比较 | 第40页 |
4.3.3.5 与常规ZSM-1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比较 | 第40-41页 |
4.3.4 模板剂回收利用实验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5.1 结论 | 第43-44页 |
5.2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