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举证困境下民事损害数额的司法认定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损害数额举证困境下的司法现状 | 第9-12页 |
第一节 损害数额举证困境下的三种裁判模式 | 第9-10页 |
第二节 对法院不同裁判模式的评析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损害数额司法裁判乱象的原因分析 | 第12-19页 |
第一节 现有立法的不足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既有诉讼法理论的局限性 | 第14-19页 |
第三章 损害数额认定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19-29页 |
第一节 损害数额认定制度的立法情况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损害数额认定制度的性质争论 | 第21-27页 |
一、证明度减轻说 | 第21-22页 |
二、裁量评价说 | 第22-23页 |
三、折中说 | 第23页 |
四、对三种学说的对比分析 | 第23-27页 |
第三节 我国应当在民诉法上确立损害数额认定制度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损害数额认定制度的适用问题 | 第29-38页 |
第一节 损害数额认定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29-32页 |
一、已经证明损害发生 | 第29-30页 |
二、损害数额证明困难或证明不能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损害数额认定制度适用范围 | 第32-35页 |
一、非财产性损害 | 第32-33页 |
二、消极损害 | 第33-34页 |
三、积极损害 | 第34页 |
四、其他债权请求权能否类推适用?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损害数额认定制度适用效果 | 第35-38页 |
一、主张责任的减轻 | 第35-36页 |
二、证明标准的降低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损害数额认定相关配套机制的建立健全 | 第38-50页 |
第一节 合理构建当事人的举证活动 | 第38-41页 |
第二节 突袭性裁判的防止 | 第41-44页 |
第三节 对法官裁量权的限制 | 第44-48页 |
第四节 对三种配套机制的小结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