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 | 第9-11页 |
1.1.1 病原 | 第9页 |
1.1.2 病症 | 第9-10页 |
1.1.3 寄主范围 | 第10-11页 |
1.1.4 暴发原因 | 第11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流行演变动态及特点 | 第11-12页 |
1.2.2 主要毒源地分析 | 第12页 |
1.2.3 测报工作实践 | 第12-13页 |
1.2.4 早期的传统防治 | 第13页 |
1.2.5 新型的防治措施 | 第13-14页 |
1.2.6 防治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向相适应 | 第14页 |
1.2.7 解决好杀虫剂抗药性的对防治效果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8 早中晚稻整体防治 | 第15页 |
1.3 南方黑条矮缩病的防治药剂 | 第15-18页 |
1.3.1 杀虫剂 | 第15-17页 |
1.3.2 抗病毒剂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不同播插期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程度分析 | 第19-23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19页 |
2.2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19页 |
2.3 材料与方法 | 第19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2.5 田间记载 | 第20页 |
2.6 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2.7 试验结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分析 | 第23-26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3.3 鉴定方法及标准 | 第23-24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3.5 结论与建议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分析 | 第26-31页 |
4.1 试验示范条件 | 第26页 |
4.2 试验设计和安排 | 第26-27页 |
4.3 调查和记录 | 第27页 |
4.3.1 气象及土壤资料 | 第27页 |
4.3.2 药效调查 | 第27页 |
4.4 试验结果 | 第27-30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第五章 种子不同处理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效果分析 | 第31-33页 |
5.1 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5.1.1 选择材料 | 第31页 |
5.1.2 种子处理方法 | 第31页 |
5.1.3 田间设计 | 第31-32页 |
5.1.4 田间管理 | 第32页 |
5.1.5 观察鉴定方法 | 第32页 |
5.2 示范地点 | 第32页 |
5.3 实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第六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 第33-38页 |
6.1 示范片基本情况 | 第33页 |
6.2 主要综合防治措施 | 第33-34页 |
6.3 统计与鉴定 | 第34-36页 |
6.4 示范片结果分析 | 第36页 |
6.5 推广应用情况调查 | 第36-37页 |
6.6 推广应用效益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8-44页 |
7.1 总结 | 第38-41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41-42页 |
7.3 技术要点 | 第42-43页 |
7.4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