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轧钢机械设备论文

热轧带钢平整机工作辊磨损与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47页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2.2 热轧平整工艺及热轧平整机概述第15-19页
        2.2.1 热轧平整工艺第15-17页
        2.2.2 热轧平整机第17-19页
    2.3 热轧平整机板形控制综述第19-28页
        2.3.1 板形的描述第19-23页
        2.3.2 板形理论研究第23-27页
        2.3.3 热轧平整机板形控制方法第27-28页
    2.4 热轧平整机工作辊磨损研究现状第28-41页
        2.4.1 轧辊的磨损机理第29-32页
        2.4.2 工作辊磨损模型的研究现状第32-36页
        2.4.3 均匀化工作辊磨损的轧辊窜辊策略研究现状第36-41页
    2.5 热轧平整机工艺参数研究现状第41-45页
        2.5.1 辊形技术第41-44页
        2.5.2 平整工艺参数第44-45页
    2.6 课题研究内容第45-47页
3 热轧平整机辊系-带钢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7-65页
    3.1 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第47-54页
        3.1.1 屈服准则、塑性流动法则以及塑性强化法则第47-49页
        3.1.2 增量形式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第49-50页
        3.1.3 弹塑性本构方程第50-52页
        3.1.4 弹塑性有限元法第52-54页
    3.2 弹塑性有限元的隐式静态算法第54-57页
        3.2.1 隐式静态算法中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第54-55页
        3.2.2 隐式静态算法的平衡迭代和收敛准则第55-57页
    3.3 三维辊系-带钢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7-62页
        3.3.1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与假设第57-58页
        3.3.2 材料参数的设置第58-59页
        3.3.3 网格单元的选择第59-60页
        3.3.4 接触设置第60-61页
        3.3.5 分析步设置第61-62页
        3.3.6 边界条件和载荷设置第62页
    3.4 有限元模型的试验验证第62-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4 热轧平整机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研究第65-82页
    4.1 工作辊的磨损特点第65-67页
    4.2 工作辊的磨损演变规律第67-69页
        4.2.1 工作辊的磨损机理分析第67-68页
        4.2.2 工作辊的磨损演变规律第68-69页
    4.3 磨损演变规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第69-71页
    4.4 考虑磨损演变规律的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第71-74页
    4.5 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的参数优化第74-79页
        4.5.1 SAGA算法概述第74-77页
        4.5.2 优化目标函数的建立第77页
        4.5.3 优化的约束条件第77-78页
        4.5.4 基于SAGA算法的模型参数优化第78-79页
    4.6 磨损预报模型的现场应用第79-80页
    4.7 本章小结第80-82页
5 热轧平整机变行程余弦工作辊窜辊策略研究第82-101页
    5.1 工作辊磨损条件下窜辊值对平整过程稳定性的影响第83-85页
    5.2 变行程余弦工作辊窜辊策略设计第85-89页
        5.2.1 变行程余弦窜辊策略的设计思想第85-87页
        5.2.2 变行程余弦窜辊策略的设计原理第87-88页
        5.2.3 兼顾平整稳定性与磨损均匀性的变行程余弦窜辊策略第88-89页
    5.3 变行程余弦窜辊策略的参数优化第89-97页
        5.3.1 Thr-PSODE算法概述第89-94页
        5.3.2 优化目标函数的建立第94页
        5.3.3 优化的约束条件第94-95页
        5.3.4 基于Thr-PSODE算法的窜辊策略参数优化第95-97页
    5.4 变行程余弦窜辊策略的现场应用第97-99页
    5.5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6 热轧平整工艺参数综合优化研究第101-140页
    6.1 热轧平整工艺参数综合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02-116页
        6.1.1 基于三维差分法的带钢塑性变形模型第102-111页
        6.1.2 基于快速辊系变形法的辊系弹性变形模型第111-112页
        6.1.3 轧辊-带钢-张力一体化模型第112-116页
    6.2 热轧平整机轧辊辊形研究第116-118页
        6.2.1 支承辊辊形方案第117页
        6.2.2 工作辊辊形方案第117-118页
    6.3 热轧平整机辊形参数的优化设计第118-127页
        6.3.1 Thr-PSODE满意度优化算法概述第118-120页
        6.3.2 辊形参数的多目标满意度优化模型第120-122页
        6.3.3 基于Thr-PSODE满意度优化算法的辊形参数优化第122-127页
    6.4 热轧平整机优化辊形的性能仿真分析第127-131页
        6.4.1 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第128-129页
        6.4.2 弯辊力调控功效第129-130页
        6.4.3 承载辊缝横向刚度第130-131页
    6.5 热轧平整工艺参数优化研究第131-136页
        6.5.1 优化目标函数的建立第132-133页
        6.5.2 综合优化的约束条件第133-135页
        6.5.3 基于Thr-PSODE算法的热轧平整工艺参数优化第135-136页
    6.6 热轧平整工艺参数综合优化的现场应用第136-138页
    6.7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7 结论及展望第140-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3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53-15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板带钢表面缺陷目标检测与分类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光度立体的金属板带表面缺陷三维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