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9页 |
1.1 低温下鱼类的生理生化变化 | 第16-20页 |
1.2 鱼类低温下的组学研究 | 第20-29页 |
1.2.1 MRNA-seq | 第21-25页 |
1.2.2 MicroRNA-seq | 第25-26页 |
1.2.3 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2.4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2.5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1.3 鱼类能量代谢通路对低温的响应 | 第29-31页 |
1.4 AMPK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 第31-34页 |
1.5 鱼类耐低温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34-36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6-39页 |
第二章 低温胁迫下大菱鲆转录组及mi RNA分析 | 第39-67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39-4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7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2.2.2 大菱鲆组织低温下显微结构观察 | 第41页 |
2.2.3 大菱鲆肌肉、肝脏、脑总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第41-42页 |
2.2.4 转录组及小RNA高通量测序 | 第42-44页 |
2.2.5 mRNA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 | 第44-45页 |
2.2.6 miRNA反转录及qPCR反应 | 第45-46页 |
2.2.7 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2.3 结果 | 第47-61页 |
2.3.1 低温下大菱鲆组织显微结构变化 | 第47页 |
2.3.2 大菱鲆转录组分析 | 第47-54页 |
2.3.3 大菱鲆低温miRNA分析 | 第54-55页 |
2.3.4 大菱鲆的转录组与miRNA关联分析 | 第55-59页 |
2.3.5 高通量测序数据验证 | 第59-61页 |
2.4 讨论 | 第61-67页 |
2.4.1 大菱鲆和牙鲆低温应答特征比较 | 第61-64页 |
2.4.2 大菱鲆miRNA和转录因子在低温应答过程中的作用 | 第64-65页 |
2.4.3 大菱鲆miRNA-TF-mRNA对低温的应答 | 第65-67页 |
第三章 低温胁迫对牙鲆AMPK调控的影响 | 第67-91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67-6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68-72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68-69页 |
3.2.2 RNA提取、cDNA合成及qPCR | 第69页 |
3.2.3 牙鲆AMPK不同亚基结构预测及组织差异表达 | 第69页 |
3.2.4 牙鲆低温胁迫后脑、肌肉及心脏组织基因表达检测 | 第69-71页 |
3.2.5 牙鲆胚胎细胞系构建 | 第71页 |
3.2.6 激活、抑制剂及低温对AMPK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1-72页 |
3.2.7 统计分析 | 第72页 |
3.3 结果 | 第72-86页 |
3.3.1 牙鲆AMPK亚基结构预测及组织差异表达图式 | 第72-74页 |
3.3.2 牙鲆组织中能量代谢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 | 第74-79页 |
3.3.3 激活和抑制剂对AMPK通路的影响 | 第79-86页 |
3.4 讨论 | 第86-91页 |
3.4.1 AMPK亚基在牙鲆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图式 | 第86-87页 |
3.4.2 牙鲆AMPK及其相关基因对低温的应答 | 第87-88页 |
3.4.3 低温对牙鲆AMPK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8-91页 |
第四章 牙鲆耐低温性状相关SNP筛选 | 第91-109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91-92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92-95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92-93页 |
4.2.2 组织石蜡切片 | 第93页 |
4.2.3 RNA提取及qPCR | 第93页 |
4.2.4 基因测序及SNP筛选 | 第93-95页 |
4.2.5 统计分析 | 第95页 |
4.3 结果 | 第95-104页 |
4.3.1 耐低温牙鲆雌核发育家系筛选 | 第95-98页 |
4.3.2 牙鲆低温胁迫下hsp70和yb-1 表达变化 | 第98页 |
4.3.3 牙鲆耐低温SNP筛选 | 第98-104页 |
4.4 讨论 | 第104-109页 |
4.4.1 低温下牙鲆组织学变化 | 第104-105页 |
4.4.2 低温下hsp70和yb-1 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105页 |
4.4.3 牙鲆hsp70、yb-1和hmgb1 基因耐低温SNP | 第105-109页 |
结论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43页 |
附录 | 第143-151页 |
致谢 | 第151-15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