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9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Mg-Gd系镁重稀土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 镁合金铸造成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3.1 挤压铸造 | 第17-18页 |
1.3.2 半固态流变成型 | 第18-20页 |
1.3.3 近液相线成型 | 第20-21页 |
1.4 镁合金组织细化的化学和物理方法 | 第21-30页 |
1.4.1 化学方法:晶粒细化剂 | 第21-24页 |
1.4.2 物理方法:外加物理场的作用 | 第24-30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9页 |
第二章 合金的制备、试验及分析方法 | 第39-51页 |
2.1 合金的原材料及熔炼过程 | 第39-40页 |
2.1.1 原材料和熔炼设备 | 第39页 |
2.1.2 合金的常规熔炼和铸造工艺 | 第39-40页 |
2.2 低频电磁搅拌设备与工艺 | 第40-42页 |
2.2.1 低频电磁搅拌设备 | 第40-41页 |
2.2.2 低频电磁搅拌工艺过程 | 第41-42页 |
2.3 挤压铸造设备、模具及工艺过程 | 第42-46页 |
2.3.1 挤压铸造设备 | 第42-43页 |
2.3.2 近液相线挤压铸造模具及工艺过程 | 第43-45页 |
2.3.3 铸件形状与尺寸 | 第45-46页 |
2.4 合金的热处理 | 第46-47页 |
2.5 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相分析 | 第47-49页 |
2.5.1 光学金相试样的制备及组织观察 | 第47页 |
2.5.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7页 |
2.5.3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第47-48页 |
2.5.4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 第48页 |
2.5.5 透射电镜分析 | 第48-49页 |
2.5.6 微观组织的定量分析 | 第49页 |
2.6 合金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2.6.1 硬度实验 | 第49页 |
2.6.2 拉伸试验 | 第49页 |
2.6.3 压缩蠕变实验 | 第49-50页 |
2.7 密度测试 | 第50页 |
2.8 相图计算软件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常规液态挤压铸造Mg-Gd-Y-Zr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 第51-101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工艺参数对液态挤压铸造GW103K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51-61页 |
3.2.1 凝固外加压力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1-56页 |
3.2.2 凝固外加压力对合金密度和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3.2.3 浇注温度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58-61页 |
3.3 热处理对挤压铸造GW103K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61-74页 |
3.3.1 固溶处理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61-64页 |
3.3.2 时效硬化行为及时效处理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64-71页 |
3.3.3 挤压铸造合金的室温断裂行为 | 第71-74页 |
3.4 挤压铸造GW103K合金的高温拉伸行为和组织分析 | 第74-83页 |
3.4.1 高温拉伸性能 | 第74-76页 |
3.4.2 高温拉伸断口形貌 | 第76-79页 |
3.4.3 高温拉伸断口附近组织演变 | 第79-83页 |
3.5 讨论 | 第83-96页 |
3.5.1 压力下凝固时镁稀土合金的组织细化机理 | 第83-87页 |
3.5.2 挤压铸造镁稀土合金的性能强韧化机制 | 第87-91页 |
3.5.3 凝固外加压力对镁合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改善作用 | 第91-9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第四章 近液相线成型镁稀土合金的熔体预处理 | 第101-131页 |
4.1 引言 | 第101页 |
4.2 非平衡凝固时Mg-Gd系合金的固相率与温度的关系 | 第101-103页 |
4.3 低频电磁搅拌工艺参数对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 | 第103-109页 |
4.3.1 外加电压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4.3.2 旋转频率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4.4 溶质元素及冷却速率对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 | 第109-112页 |
4.5 非枝晶状初生α-Mg颗粒中的溶质原子分布 | 第112-114页 |
4.6 低频电磁搅拌时半固态浆料的组织演变过程 | 第114-116页 |
4.7 讨论 | 第116-124页 |
4.7.1 低频电磁搅拌场作用下镁稀土合金非枝晶组织形成机制 | 第116-120页 |
4.7.2 低频电磁搅拌场作用下镁稀土合金非枝晶组织形成判据 | 第120-124页 |
4.8 Mg-Gd-Y-(Zr)合金及AZ91 等合金中应用的验证 | 第124-127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1页 |
第五章 近液相线挤压铸造镁稀土合金的制备、组织与性能 | 第131-160页 |
5.1 引言 | 第131-132页 |
5.2 近液相线挤压铸造制备纯镁及二元镁合金的组织 | 第132-137页 |
5.3 近液相线挤压铸造GW103K合金的铸态组织与性能 | 第137-146页 |
5.3.1 浇铸温度对合金铸态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137-143页 |
5.3.2 近液相线铸造合金铸件不同部位的组织与硬度分布 | 第143-146页 |
5.4 热处理对近液相线挤压铸造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146-154页 |
5.4.1 固溶处理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146-149页 |
5.4.2 合金的时效析出硬化行为 | 第149-150页 |
5.4.3 峰时效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相组成 | 第150-151页 |
5.4.4 峰时效态合金的拉伸性能 | 第151-154页 |
5.5 讨论 | 第154-158页 |
5.5.1 近液相线成形合金的凝固行为、组织细化与形成机理 | 第154-157页 |
5.5.2 近液相线成形镁稀土合金的性能改进措施 | 第157-1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0页 |
第六章 近液相线挤压铸造Mg-Gd-Y-Zr合金的蠕变行为及组织分析 | 第160-180页 |
6.1 引言 | 第160页 |
6.2 合金蠕变前的组织 | 第160-163页 |
6.3 合金的高温压缩蠕变性能 | 第163-166页 |
6.3.1 蠕变温度对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 第163-165页 |
6.3.2 载荷对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 第165-166页 |
6.4 蠕变后的微观组织演变 | 第166-174页 |
6.4.1 合金蠕变后的相和组织 | 第167-170页 |
6.4.2 蠕变后析出相的形貌、尺寸与结构 | 第170-172页 |
6.4.3 蠕变后合金的无析出带组织 | 第172-174页 |
6.5 讨论 | 第174-177页 |
6.5.1 蠕变时无析出带的形成过程 | 第174-176页 |
6.5.2 合金的蠕变机制及提高抗蠕变性能的措施 | 第176-177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7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80-184页 |
7.1 结论 | 第180-183页 |
7.2 创新点 | 第183-184页 |
附录 | 第184-188页 |
致谢 | 第188-1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第18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