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相控阵雷达概述 | 第8-10页 |
1.2 光控相控阵雷达概述 | 第10-11页 |
1.3 光控相控阵雷达真延时技术的方法及分类 | 第11-17页 |
1.3.1 基于光纤和光开关的光纤延时线真延时技术 | 第11-12页 |
1.3.2 基于空间光路和空间光调制器的空间光学真延时技术 | 第12-13页 |
1.3.3 基于可调谐单波长激光器和色散光纤的真延时技术 | 第13-14页 |
1.3.4 基于可调谐单波长激光器和布拉格光栅的真延时技术 | 第14页 |
1.3.5 基于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啁啾率的啁啾光栅的真延时技术 | 第14-15页 |
1.3.6 基于可调谐多波长光源和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真延时技术 | 第15-16页 |
1.3.7 本论文采用的方案 | 第16-17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20页 |
第2章 利用DQPSK调制器产生光载波边频的研究 | 第20-34页 |
2.1 DQPSK调制器产生光载波边频的原理 | 第20-24页 |
2.2 利用DQPSK调制器产生光载波边频的实验 | 第24-32页 |
2.2.1 DFB输出功率对DQPSK调制器产生光载波边频的影响 | 第25-27页 |
2.2.2 射频驱动信号功率对DQPSK调制器产生光载波边频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3 射频驱动信号频率对DQPSK调制器产生光载波边频的影响 | 第28-31页 |
2.2.4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利用高非线性光纤中级联四波混频效应产生多波长光信号的研究 | 第34-56页 |
3.1 高非线性光纤中的四波混频和级联四波混频原理 | 第34-40页 |
3.1.1 高非线性光纤中的相位匹配条件 | 第34-35页 |
3.1.2 高非线性光纤中的四波混频和级联四波混频过程 | 第35-40页 |
3.2 高非线性光纤中的级联四波混频实验研究 | 第40-53页 |
3.2.1 不同EDFA放大功率的对比实验研究 | 第42-45页 |
3.2.2 不同边频频率间隔的对比实验研究 | 第45-47页 |
3.2.3 不同光载波0阶和正负1阶边频的功率差的对比实验研究 | 第47-49页 |
3.2.4 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9-53页 |
3.2.5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 第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4章 可调谐多波长光信号与线性啁啾光纤光栅构成的真延时系统研究 | 第56-64页 |
4.1 多波长光信号在线性啁啾光纤光栅中的真延时 | 第56-58页 |
4.2 可调谐多波长光信号在线性啁啾光纤光栅中的真延时数值模拟 | 第58-63页 |
4.2.1 数值模拟延时差实现雷达波束发射角的宽角度输出 | 第58-60页 |
4.2.2 数值模拟延时差实现雷达波束发射角的线性输出 | 第60-61页 |
4.2.3 数值模拟延时差实现雷达波束发射角的高精度输出 | 第61-62页 |
4.2.4 可调谐多波长光信号的波长个数对雷达波束成形方向图精细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8页 |
5.1 总结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