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 | 第12-14页 |
1.2.2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 | 第14-16页 |
1.2.3 钢管混凝土芯柱结构 | 第16页 |
1.2.4 钢管混凝土柱与梁节点 | 第16-18页 |
1.2.5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 | 第18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有限元理论分析与弹塑性理论 | 第21-37页 |
2.1 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21-22页 |
2.1.1 有限单元法简述 | 第21页 |
2.1.2 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 第21-22页 |
2.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22-25页 |
2.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22-25页 |
2.2.2 钢材本构关系 | 第25页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9页 |
2.3.1 模型尺寸 | 第25-26页 |
2.3.2 加载制度 | 第26-27页 |
2.3.3 分析参数设置 | 第27页 |
2.3.4 单元选取 | 第27-28页 |
2.3.5 分析步设置 | 第28页 |
2.3.6 部件间的接触关系 | 第28页 |
2.3.7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第28-29页 |
2.4 节点抗震性能的评价指标 | 第29-31页 |
2.4.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第29页 |
2.4.2 强度退化 | 第29-30页 |
2.4.3 刚度退化 | 第30页 |
2.4.4 延性系数 | 第30-31页 |
2.4.5 耗能性能 | 第31页 |
2.5 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算例验证 | 第31-33页 |
2.5.1 试验资料 | 第31-32页 |
2.5.2 试验和有限元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2.6 弹塑性分析基本理论 | 第33-35页 |
2.6.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 | 第33-34页 |
2.6.2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34-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T形空间节点模拟结果分析 | 第37-55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参数分析 | 第37-53页 |
3.2.1 轴压比 | 第37-42页 |
3.2.2 钢梁腹板尺寸 | 第42-45页 |
3.2.3 钢管壁厚 | 第45-48页 |
3.2.4 核心混凝土强度等级 | 第48-50页 |
3.2.5 节点位置 | 第50-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异形钢管混凝土芯柱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第55-65页 |
4.1 有限元MIDAS/GEN软件及工程概况 | 第55-57页 |
4.1.1 软件MIDAS/GEN简介 | 第55页 |
4.1.2 模型工况 | 第55-56页 |
4.1.3 等代刚度理论 | 第56-57页 |
4.2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57-63页 |
4.2.1 能力谱法 | 第57-59页 |
4.2.2 塑性铰的定义 | 第59-60页 |
4.2.3 软件MIDAS/GEN理论分析步骤 | 第60页 |
4.2.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