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9页 |
1.1 脑网络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结构连接对功能连接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2 耦合强度对功能连接的影响 | 第14页 |
1.2.3 耦合时延对功能连接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4 模体对功能连接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结构安排 | 第17页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方法 | 第19-27页 |
2.1 节点模型——神经群模型(Neural Mass Model) | 第19-22页 |
2.2 网络模型 | 第22-23页 |
2.3 神经群模体(motif) | 第23页 |
2.4 相位同步分析 | 第23-24页 |
2.5 研究思路和步骤 | 第24-27页 |
2.5.1 神经群网络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24-25页 |
2.5.2 神经群模体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25页 |
2.5.3 神经群反馈回路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7-58页 |
3.1 随机脑网络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27-31页 |
3.1.1 耦合时延对相位同步的周期性影响 | 第27-29页 |
3.1.2 耦合时延和耦合强度的相互作用对相位同步的周期性影响 | 第29-30页 |
3.1.3 耦合强度和连接概率的相互作用对相位同步的周期性影响 | 第30-31页 |
3.2 小世界脑网络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31-36页 |
3.2.1 耦合时延对相位同步的周期性影响 | 第32-33页 |
3.2.2 耦合时延和耦合强度的相互作用对相位同步的周期性影响 | 第33-35页 |
3.2.3 耦合强度和连接概率的相互作用对相位同步的周期性影响 | 第35页 |
3.2.4 脑网络相位同步的小结 | 第35-36页 |
3.3 神经群模体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36-51页 |
3.3.1 无反馈回路模体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38-42页 |
3.3.2 包含单个反馈回路模体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42-46页 |
3.3.3 包含多个反馈回路模体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46-50页 |
3.3.4 典型三节点模体相位同步的小结 | 第50-51页 |
3.4 典型反馈回路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51-58页 |
3.4.1 耦合时延对多节点反馈回路的相位同步分析 | 第51-52页 |
3.4.2 多节点反馈回路振荡频谱宽度 | 第52-57页 |
3.4.3 多节点反馈回路的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8-62页 |
4.1 结论 | 第58页 |
4.2 讨论 | 第58-60页 |
4.3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综述 功能连接和结构连接之间的关系 | 第70-86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个人简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