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微波介质陶瓷概述 | 第14-19页 |
1.1.1 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1.2 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1.1.3 微波介质陶瓷的分类及应用 | 第18-19页 |
1.2 高介微波介质陶瓷简介 | 第19-22页 |
1.2.1 高介微波介质陶瓷体系 | 第19-20页 |
1.2.2 高介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及应用 | 第20-22页 |
1.3 本课题的提出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CaTiO_3-(Li_(0.5)Sm_(0.5))TiO_3高介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24-28页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4-25页 |
2.2 陶瓷的制备工艺 | 第25-26页 |
2.3 陶瓷的测试与表征 | 第26-28页 |
第3章 CaTiO_3-(Li_(0.5)Sm_(0.5))TiO_3高介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与光谱特性研究 | 第28-39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CLST陶瓷样品的制备 | 第29页 |
3.3 CLST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 第29-32页 |
3.3.1 CLST陶瓷的物相及微观结构 | 第29-31页 |
3.3.2 CLST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 | 第31-32页 |
3.4 CLST陶瓷的光谱特性 | 第32-38页 |
3.4.1 CLST陶瓷的Raman光谱 | 第32-35页 |
3.4.2 CLST陶瓷的红外反射光谱 | 第35-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A位离子掺杂对CaTiO_3-(Li_(0.5)Sm_(0.5))TiO_3高介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调控 | 第39-52页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4.2 A位碱土金属Mg掺杂对CLST陶瓷的影响 | 第40-46页 |
4.2.1 CM_xLST陶瓷样品的制备 | 第40页 |
4.2.2 CM_xLST陶瓷的物相及微观结构 | 第40-42页 |
4.2.3 CM_xLLST陶瓷的Raman光谱分析 | 第42-44页 |
4.2.4 CM_xLST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 第44-46页 |
4.3 A位稀土元素Nd掺杂对CLST陶瓷的影响 | 第46-50页 |
4.3.1 CLSN_xT陶瓷样品的制备 | 第46页 |
4.3.2 CLSN_xT陶瓷的物相及微观结构 | 第46-48页 |
4.3.3 CLSN_xT陶瓷的Raman光谱分析 | 第48-49页 |
4.3.4 CLSN_xT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CaTiO_3-(Li_(0.5)Sm_(0.5))TiO_3高介微波陶瓷的低温烧结 | 第52-62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烧结助剂的分类及选取 | 第52-54页 |
5.3 样品的制备 | 第54-55页 |
5.3.1 烧结助剂Li_2CeO_3的制备 | 第54-55页 |
5.3.2 陶瓷样品的制备 | 第55页 |
5.4 烧结助剂Li_2CeO_3对CLST陶瓷的影响 | 第55-61页 |
5.4.1 Li_2CeO_3对CLST陶瓷烧结行为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2 Li_2CeO_3对CLST陶瓷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56-58页 |
5.4.3 Li_2CeO_3对CLST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58-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