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和表征

提要第1-11页
第1章 绪言第11-44页
   ·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第11-26页
     ·传统提取方法第11-13页
       ·煎煮法第11-12页
       ·浸渍法第12页
       ·渗漉法第12-13页
       ·回流法第13页
     ·近代提取方法第13-17页
       ·超声提取技术第13-14页
       ·超临界流体提取第14-15页
       ·微波辅助提取第15页
       ·酶法萃取第15-16页
       ·固相提取技术第16-17页
     ·基质固相分散法第17-26页
       ·基质固相分散法原理第17页
       ·基质固相分散的特点第17-18页
       ·基质固相分散法影响因素第18-23页
       ·基质固相分散法实验方法第23-24页
       ·基质固相分散法的应用第24-26页
   ·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征第26-34页
     ·蛋白质的结构第26-28页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第28-29页
     ·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作用的研究第29-34页
       ·紫外-可见光谱法第29页
       ·电化学分析法第29页
       ·核磁共振技术第29-30页
       ·色谱法第30页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法第30页
       ·圆二色性光谱法第30-31页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荧光分析法第31-34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4-35页
     ·MSPD法对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第34页
     ·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表征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4页
第2章 基质固相分散法提取人参叶中的皂苷第44-67页
   ·引言第44-46页
   ·仪器试剂第46-48页
     ·试剂第46-48页
     ·色谱条件第48页
     ·扫描电镜第48页
   ·人参皂苷的提取第48-49页
     ·MSPD第48-49页
     ·回流提取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62页
     ·标准曲线第49-50页
     ·精密度和检测限第50-51页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条件优化第51-60页
       ·分散剂和洗脱剂第53-59页
       ·样品与分散剂的比例第59页
       ·洗脱剂体积第59页
       ·助溶剂第59-60页
     ·两种提取方法之间的比较第60-62页
     ·回收率第62页
   ·小结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第3章 基质固相分散法提取桃儿七根中的木脂素第67-83页
   ·引言第67-68页
   ·仪器和试剂第68-69页
     ·仪器第68页
     ·试剂第68-69页
   ·样品处理第69-70页
     ·MSPD第69页
     ·回流法第69-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81页
     ·标准曲线第70页
     ·MSPD条件优化第70-78页
       ·分散剂和洗脱剂第72-76页
       ·淋洗剂和净化剂第76-77页
       ·洗脱剂体积第77-78页
     ·提取率的比较第78-79页
     ·回收率第79-81页
   ·小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3页
第4章 水红花子中的花旗松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表征第83-107页
   ·引言第83-84页
   ·实验部分第84-86页
     ·试剂第84-85页
     ·仪器第85页
     ·实验方法第85-86页
       ·荧光光谱第85-86页
       ·吸收光谱第86页
       ·能量转移第86页
   ·结果与讨论第86-102页
     ·内滤光校正第86-87页
     ·猝灭类型第87-89页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第89-95页
     ·作用类型第95-96页
     ·能量转移第96-98页
     ·花旗松素对BSA构象的影响第98-102页
   ·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第5章 狗枣猕猴桃茎叶中黄酮类成分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07-133页
   ·引言第107-109页
   ·实验部分第109-111页
     ·仪器与试剂第109-110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第110页
     ·实验方法第110-111页
   ·结果与讨论第111-130页
     ·内滤光校正第112-113页
     ·荧光猝灭类型第113-115页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第115-116页
     ·作用力类型第116-117页
     ·药物对BSA构象的影响第117-124页
     ·竞争作用第124-130页
     ·能量转移第130页
   ·小结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3页
摘要第133-136页
Abstract第136-13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9-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山岩岩性识别和储层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下一篇:柴油车尾气四效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