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的内容与安排 | 第11-14页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4-25页 |
2.1 SDN技术分析 | 第14-17页 |
2.1.1 SDN概述 | 第14-15页 |
2.1.2 OpenDaylight控制器 | 第15-17页 |
2.2 SLA技术 | 第17-18页 |
2.2.1 SLA基本概念 | 第17页 |
2.2.2 SLA管理流程 | 第17-18页 |
2.3 域间协同管理的研究 | 第18-22页 |
2.3.1 域间协同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2.3.2 集中模型 | 第19-20页 |
2.3.3 链式模型 | 第20-21页 |
2.3.4 服务编排 | 第21-22页 |
2.4 网络演算理论 | 第22-24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多SDN管理域服务协同机制的研究和设计 | 第25-41页 |
3.1 多域服务协同的需求分析和设计难点 | 第25-26页 |
3.1.1 多域服务协同的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3.1.2 多域服务协同的技术难点 | 第26页 |
3.2 多域SDN服务架构 | 第26-28页 |
3.3 网络服务质量模型设计 | 第28-32页 |
3.3.1 网络服务质量模型设计所需信息 | 第28-31页 |
3.3.2 多域网络服务质量模型设计 | 第31-32页 |
3.4 面向SDN的多域协同设计 | 第32-40页 |
3.4.1 用户服务需求 | 第33-34页 |
3.4.2 用于QoS保证的最低网络服务质量 | 第34-38页 |
3.4.3 多域带宽利用率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SDN多域服务协同机制的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1-56页 |
4.1 原型系统总体实现 | 第41-42页 |
4.2 网络服务质量模型实现 | 第42-47页 |
4.2.1 链路带宽测量 | 第42-43页 |
4.2.2 延迟的测量 | 第43-45页 |
4.2.3 网络拓扑获得 | 第45-47页 |
4.3 面向SDN的多域协同实现 | 第47-55页 |
4.3.1 服务发现模块 | 第47-50页 |
4.3.2 服务管理模块 | 第50-52页 |
4.3.3 服务编排模块 | 第52-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56-66页 |
5.1 仿真实验与测试环境 | 第56-59页 |
5.1.1 仿真实验设计 | 第56-57页 |
5.1.2 测试工具 | 第57页 |
5.1.3 测试网络构建 | 第57-59页 |
5.2 测试方案 | 第59-60页 |
5.3 跨域服务协同平台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5.4 服务接口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5.4.1 测试实验环境设计与测试过程 | 第63-64页 |
5.4.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1-72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