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西藏地区牦牛三种肠道原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人兽共患风险分析

致谢第5-10页
摘要第10-12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4-26页
    1 隐孢子虫第14-18页
        1.1 命名与分类第14页
        1.2 隐孢子虫流行病学第14-17页
        1.3 隐孢子虫群体遗传学第17-18页
    2 十二指肠贾第虫第18-20页
        2.1 命名与分类第18页
        2.2 十二指肠贾第虫流行病学第18-20页
    3 毕氏肠微孢子虫第20-24页
        3.1 命名与分类第20页
        3.2 毕氏肠微孢子虫流行病学第20-23页
        3.3 毕氏肠微孢子虫群体遗传学第23-24页
    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6页
第二部分 西藏地区牦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第26-32页
    1 引言第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2.1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6页
        2.2 材料与设备第26-27页
        2.3 光学显微镜检查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29页
        3.1 牦牛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第28页
        3.2 牦牛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情况第28-29页
    4 结论与讨论第29-32页
第三部分 西藏地区牦牛隐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第32-38页
    1 引言第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2.1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32页
        2.2 主要试剂与设备第32-33页
        2.3 粪便样品全基因组DNA提取第33-34页
        2.4 样品PCR扩增第34页
        2.5 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4页
        2.6 阳性样品测序第34页
        2.7 核苷酸序列分析及虫种鉴定第34-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36页
        3.1 基于SSUrRNA基因PCR扩增第35页
        3.2 隐孢子虫虫种和基因型鉴定第35-36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6-38页
第四部分 西藏地区牦牛十二指肠贾第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第38-44页
    1 引言第3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2.1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38页
        2.2 主要试剂与设备第38页
        2.3 粪便样品全基因组DNA提取第38-39页
        2.4 样品PCR扩增第39页
        2.5 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9页
        2.6 阳性样品测序第39页
        2.7 核苷酸序列分析及集聚体类型鉴定第39-40页
        2.8 统计学分析第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41页
        3.1 基于SSUrRNA基因PCR扩增第40页
        3.2 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类型第40-41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1-44页
第五部分 西藏地区牦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鉴定第44-50页
    1 引言第4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2.1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44页
        2.2 主要试剂与设备第44-45页
        2.3 粪便样品全基因组DNA提取第45页
        2.4 样品PCR扩增第45页
        2.5 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第45-46页
        2.6 阳性样品测序第46页
        2.7 核苷酸序列分析及基因型鉴定第46页
        2.8 种系发育关系分析第46页
        2.9 统计学分析第4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6-47页
        3.1 基于ITS基因PCR扩增第46页
        3.2 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分析第46-47页
        3.3 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种系发育关系分析第47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7-50页
结论与创新点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63页
ABSTRACT第63-64页
个人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表达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F和HN减毒沙门菌的构建及免疫研究
下一篇:TLR4基因在绵羊胚胎附植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