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性能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纳米氧化镁 | 第11-12页 |
1.2.2 纳米二氧化硅 | 第12页 |
1.2.3 纳米氧化锌 | 第12-13页 |
1.2.4 纳米二氧化钛 | 第13页 |
1.2.5 纳米三氧化二铝 | 第13-14页 |
1.2.6 纳米蒙脱土 | 第14页 |
1.2.7 纳米碳化硅 | 第14页 |
1.2.8 纳米炭黑 | 第14-15页 |
1.3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介电双层理论 | 第15-17页 |
1.3.2 多核模型 | 第17-18页 |
1.3.3 多区域结构模型 | 第18页 |
1.3.4 诱导电势阱理论 | 第18-20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低密度聚乙烯基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第21-40页 |
2.1 低密度聚乙烯聚集态结构 | 第21-22页 |
2.2 低密度聚乙烯基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 | 第22-27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2.2 纳米蒙脱土的有机化及超声处理 | 第24-26页 |
2.2.3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 | 第26-27页 |
2.3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结构表征 | 第27-38页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 | 第27-28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8-30页 |
2.3.3 原子力显微镜 | 第30-32页 |
2.3.4 偏光显微镜 | 第32-33页 |
2.3.5 X射线衍射仪 | 第33-35页 |
2.3.6 差示扫描量热仪 | 第35-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吸潮对低密度聚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40-53页 |
3.1 实验方案与过程 | 第40-42页 |
3.2 击穿强度测试与分析 | 第42-45页 |
3.2.1 实验与样品 | 第42-43页 |
3.2.2 纳米颗粒对LDPE基纳米复合材料击穿强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3 吸潮对LDPE基纳米复合材料击穿强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 宽频介电频谱测试与分析 | 第45-48页 |
3.3.1 实验与样品 | 第45页 |
3.3.2 纳米颗粒对LDPE基纳米复合材料极化行为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3 吸潮对LDPE基纳米复合材料极化行为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 伏安特性测试与分析 | 第48-51页 |
3.4.1 实验与样品 | 第48页 |
3.4.2 纳米颗粒对LDPE基纳米复合材料伏安特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3 吸潮对LDPE基纳米复合材料伏安特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