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幼儿园、托儿所论文

幼儿园建筑空间的趣味化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1.1 社会背景第12-13页
        1.1.2 需求背景第13页
    1.2 研究的对象及范围第13-14页
        1.2.1 研究对象第13-14页
        1.2.2 研究范围第14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国内外幼儿园研究现状第15-20页
        1.4.1 国内幼儿园设计研究现状及案例代表第15-17页
        1.4.2 国外幼儿园设计研究现状及案例代表第17-20页
    1.5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6 论文框架第21-22页
第二章 幼儿行为心理对趣味化空间设计的启发第22-42页
    2.1 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第22-28页
        2.1.1 幼儿的感知觉发展第22-24页
        2.1.2 幼儿的身体发育与运动能力第24-25页
        2.1.3 幼儿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第25-26页
        2.1.4 幼儿社会交往与情感的发展第26-27页
        2.1.5 幼儿心理特点对幼儿园空间设计的启发第27-28页
    2.2 幼儿交往与游戏活动第28-32页
        2.2.1 游戏环境的构成要素第28-29页
        2.2.2 游戏活动对幼儿交往的影响第29-30页
        2.2.3 幼儿游戏行为对趣味化空间设计的启发第30-32页
    2.3 传统幼儿园建筑的调研与分析第32-40页
        2.3.1 传统幼儿园调研报告及案例分析第32-39页
        2.3.2 传统幼儿园建筑的问题提出第39-40页
    2.4 针对性设计原则的提出第40页
        2.4.1 丰富建筑空间的视触觉体验第40页
        2.4.2 增强建筑空间的互动与探索第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丰富空间视触觉元素的设计策略第42-70页
    3.1 色彩的运用第42-49页
        3.1.1 选择可以调动幼儿积极情绪的色彩第42-48页
        3.1.2 实现色彩在不同功能空间的合理搭配第48-49页
    3.2 材料的应用第49-59页
        3.2.1 地面材料的触觉特性及应用第50-55页
        3.2.2 墙面材料的触觉特性及应用第55-57页
        3.2.3 家具饰品材料的触觉特性及应用第57-59页
    3.3 形态的表达第59-64页
        3.3.1 “点”的趣味化表达第59-60页
        3.3.2 “线”的趣味化表达第60-62页
        3.3.3 “面”的趣味化表达第62-64页
    3.4 光线的引入第64-67页
        3.4.1 光线与色彩的融合第64-65页
        3.4.2 光线与阴影的结合第65-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四章 创造互动探索性空间的设计策略第70-94页
    4.1 设计灵活多样的空间功能第70-74页
        4.1.1 提高交通空间的多功能使用第70-72页
        4.1.2 加入私密性的集会空间第72-73页
        4.1.3 植入小尺度的空间装置第73-74页
    4.2 创造行为探索的空间界面第74-82页
        4.2.1 提高空间界面的开放性第75-79页
        4.2.2 增强空间界面的互动性第79-81页
        4.2.3 创造空间界面的模糊性第81-82页
    4.3 设计丰富变化的空间层次第82-87页
        4.3.1 分散消解建筑形体第83-84页
        4.3.2 适当增加嵌套空间第84-85页
        4.3.3 灵活分割活动空间第85-87页
    4.4 设计可玩性空间路径第87-92页
        4.4.1 路径的转折变化第87-89页
        4.4.2 路径的多元重叠第89-91页
        4.4.3 路径的连续循环第91-92页
    4.5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结语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附录第98-102页
作者简介第10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装配式住宅与传统式住宅建造成本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