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地区农网工程项目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的逻辑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的逻辑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19-30页 |
2.1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概述 | 第19-21页 |
2.1.1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 | 第19页 |
2.1.2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功能 | 第19-20页 |
2.1.3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 第20-21页 |
2.2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与绩效评价 | 第21-24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与绩效评价 | 第24-25页 |
2.2.3 公共选择理论与绩效评价 | 第25-26页 |
2.2.4 福利经济学理论与绩效评价 | 第26-27页 |
2.3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 | 第27-29页 |
2.3.1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层次 | 第27页 |
2.3.2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41页 |
3.1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0-32页 |
3.1.1 3E原则 | 第30-31页 |
3.1.2 5E原则 | 第31页 |
3.1.3 实践操作原则 | 第31-32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32-33页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33页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第33-34页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设计 | 第34-37页 |
3.5.1 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第34-35页 |
3.5.2 经济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第35-36页 |
3.5.3 社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第36页 |
3.5.4 生态环境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第36页 |
3.5.5 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第36-37页 |
3.6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第37-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第41-47页 |
4.1 指标属性值归一量化 | 第41-43页 |
4.1.1 定量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41-42页 |
4.1.2 定性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42-43页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43-44页 |
4.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44-46页 |
4.3.1 模糊综合评价的流程 | 第44-45页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秦皇岛地区农网工程绩效评价分析 | 第47-79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47-49页 |
5.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第49-76页 |
5.2.1 建立评判集 | 第49页 |
5.2.2 指标层模糊评判 | 第49-70页 |
5.2.3 准则层模糊评判 | 第70-75页 |
5.2.4 项目绩效模糊评判 | 第75-76页 |
5.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76-77页 |
5.4 提高秦皇岛地区农网工程投资绩效的建议 | 第77-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