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芒果球座菌和腐皮镰孢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附图第8-14页
第一章 芒果球座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第14-98页
    1.1 概述第14页
    1.2 结果与讨论第14-65页
        1.2.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第15-60页
            1.2.1.1 莽草酸与单萜杂合形成的螺环新骨架结构鉴定第15-29页
            1.2.1.2 莽草酸与开环单萜形成的螺环新骨架结构鉴定第29-35页
            1.2.1.3 莽草酸与倍半萜杂合形成的螺环新骨架结构鉴定第35-43页
            1.2.1.4 Guignardones类杂萜结构鉴定第43-52页
            1.2.1.5 Tricycloalternarenes类杂萜结构鉴定第52-57页
            1.2.1.6 Bicycloalternarenes类杂萜结构鉴定第57-60页
        1.2.2 化合物对11β-HSD1结合力及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第60-65页
            1.2.2.1 高通量筛选化合物相关活性靶点第60-61页
            1.2.2.2 MST检测化合物与11β-HSD1结合力第61-62页
            1.2.2.3 化合物与11β-HSD1抑制活性研究第62页
            1.2.2.4 HepG2细胞内验证化合物1的靶向11β-HSD1抑制活性第62-63页
            1.2.2.5 体外验证化合物1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抑制作用第63-64页
            1.2.2.6 化合物1与11β-HSD1蛋白分子对接第64-65页
    1.3 实验部分第65-74页
        1.3.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65-67页
        1.3.2 菌株来源第67页
        1.3.3 发酵培养及提取分离第67-69页
        1.3.4 计算机反向虚拟及2D药效团指纹筛选预测化合物作用靶点第69-70页
        1.3.5 11β-HSD1结合力及抑制活性研究第70-72页
            1.3.5.1 MST检测化合物与11β-HSD1结合力第70-71页
            1.3.5.2 11 β-HSD1抑制活性筛选第71-72页
        1.3.6 体外验证化合物1的靶向11β-HSD1抑制活性第72-74页
            1.3.6.1 HepG2细胞内研究化合物靶向11β-HSD1抑制活性第72-74页
            1.3.6.2 油红O染色检测化合物1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作用第74页
    1.4 小结第74-75页
    1.5 化合物理化数据第75-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第二章 腐皮镰孢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第98-120页
    2.1 概述第98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98-108页
        2.2.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第99-105页
            2.2.1.1 聚酮化合物结构鉴定第99-102页
            2.2.1.2 降解甾体化合物结构鉴定第102-105页
        2.2.2 化合物的肿瘤细胞毒性筛选结果第105页
        2.2.3 化合物靶点预测与COX-2对接第105-107页
        2.2.4 化合物抑制COX-2活性及RAW264.7分泌PGE2的活性结果第107-108页
    2.3 实验部分第108-111页
        2.3.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108页
        2.3.2 菌株来源第108-109页
        2.3.3 发酵培养及提取分离第109页
        2.3.4 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实验第109-110页
        2.3.5 化合物对COX-2结合力及酶抑制活性筛选第110-111页
    2.4 小结第111-112页
    2.5 化合物理化数据第112-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0页
第三章 真菌杂萜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第120-160页
    3.1 概述第120页
    3.2 真菌杂萜类化合物种类第120-144页
        3.2.1 聚酮–萜类混源第121-140页
        3.2.2 莽草酸–萜类混源第140-142页
        3.2.3 生物碱–萜类混源第142-144页
    3.3 总结和展望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60页
作者简历第160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60-161页
致谢第161-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介导的表观修饰调控AML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非正则标量场暴涨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