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综述 | 第10-15页 |
·论文立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生态遥感监测与生产力研究 | 第15-20页 |
·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 第15页 |
·动态遥感监测 | 第15-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或发展方向 | 第19-20页 |
·遥感数据源 | 第20-26页 |
·LandsatTM/ETM+遥感数据 | 第20页 |
·MODIS 数据 | 第20-26页 |
第二章 左江流域生态环境特征 | 第26-29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6页 |
·地貌 | 第26页 |
·气候 | 第26页 |
·水文 | 第26页 |
·植被 | 第26页 |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26-29页 |
·自然灾害频繁 | 第27页 |
·环境污染 | 第27页 |
·环境结构和功能退化 | 第27-28页 |
·生态平衡的破坏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遥感影像(MODIS/TM)的土地覆被分类研究 | 第29-45页 |
·遥感图像分类的一般方法 | 第29-33页 |
·非监督分类 | 第29-30页 |
·监督分类 | 第30-32页 |
·其他分类方法 | 第32页 |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结合的分类方法 | 第32-33页 |
·遥感数据的处理 | 第33-39页 |
·LandsatTM/ETM+影像的处理 | 第33-37页 |
·MODIS 影像的处理 | 第37-39页 |
·分类体系的确立及分类过程 | 第39-43页 |
·分类体系 | 第39-41页 |
·本研究采用的分类原则及分类方案 | 第41-43页 |
·分类后处理 | 第43页 |
·分类精度评价和分类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分类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分类精度评价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遥感数据的左江流域植被生产力估测 | 第45-56页 |
·NPP 遥感定量估算 | 第45-50页 |
·NPP 估算模型 | 第45-47页 |
·遥感在NPP 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GIS 技术在NPP 中的作用 | 第48-49页 |
·本研究采用的模型 | 第49-50页 |
·估算结果分析 | 第50-56页 |
·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 模型估算植物净初级生产力 | 第50-53页 |
·利用修正的CASA 模型左江上游流域植物气候生产力估算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左江流域不同阶段的生态环境动态特征 | 第56-63页 |
·遥感时序分析方法 | 第56-58页 |
·前期处理 | 第56页 |
·影像的平滑滤波 | 第56-57页 |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线性倾向法 | 第57-58页 |
·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年内各地物EVI 变化分析 | 第58页 |
·2004 年-2008 年左江流域典型植被EVI 变化趋势 | 第58-59页 |
·2004-2008 年左江流域EVI 植被指数变化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本文的特色 | 第64-65页 |
·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