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畜牧业论文

奶牛场废水中典型抗生素的去除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前言第13-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26页
    2.1 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抗生素第15-19页
        2.1.1 畜禽养殖行业中抗生素的使用现状第15页
        2.1.2 畜禽养殖行业使用的抗生素种类第15-16页
        2.1.3 抗生素的残留及污染现状第16-17页
        2.1.4 抗生素的迁移和转化第17-19页
        2.1.5 抗生素的危害第19页
    2.2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现状第19-21页
        2.2.1 还田处理模式第19-20页
        2.2.2 自然处理模式第20页
        2.2.3 工业化处理模式第20-21页
    2.3 含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技术第21-26页
        2.3.1 生物法处理含抗生素废水第21-22页
        2.3.2 吸附法处理含抗生素废水第22-23页
        2.3.3 高级氧化法处理含抗生素废水第23-26页
第3章 生物法去除奶牛场废水中的抗生素第26-43页
    3.1 前言第2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6-31页
        3.2.1 实验药品第26-27页
        3.2.2 实验仪器第27页
        3.2.3 奶牛场废水第27-28页
        3.2.4 实验方法第28页
        3.2.5 常规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第28页
        3.2.6 奶牛场废水中抗生素的分析方法第28-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42页
        3.3.1 奶牛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第31-35页
        3.3.2 奶牛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第35-37页
        3.3.3 厌氧生物法处理含相对较高浓度抗生素的奶牛场废水第37-40页
        3.3.4 好氧生物法处理含相对较高浓度抗生素的奶牛场废水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奶牛场废水中的抗生素第43-59页
    4.1 前言第4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3-46页
        4.2.1 实验药品第43页
        4.2.2 实验仪器第43页
        4.2.3 实验水样第43-44页
        4.2.4 实验方法第44页
        4.2.5 分析方法第44-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8页
        4.3.1 活性炭对去离子水中SD、SMZ、SMM和SMX的吸附效果第46-50页
        4.3.2 活性炭对奶牛场二级生化出水中SD、SMZ、SMM和SMX的吸附效果第50-53页
        4.3.3 吸附动力学第53-54页
        4.3.4 吸附等温线第54-57页
        4.3.5 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奶牛场二级生化出水中残留抗生素的效果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臭氧氧化法去除奶牛场废水中的抗生素第59-74页
    5.1 前言第5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9-60页
        5.2.1 实验药品第59页
        5.2.2 实验仪器第59页
        5.2.3 实验水样第59-60页
        5.2.4 实验方法第60页
        5.2.5 分析方法第6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0-72页
        5.3.1 O_3氧化降解去离子水中SD、SMM、SMX和SMZ的效果第60-64页
        5.3.2 O_3氧化降解奶牛场二级生化出水中SD、SMM、SMX和SMZ的效果第64-69页
        5.3.3 O_3降解抗生素的动力学第69-71页
        5.3.4 O_3氧化降解奶牛场二级生化出水中残留抗生素的效果第71-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75页
    6.2 建议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美丽乡村的建设实效评价与策略研究--以湖州双林镇为例
下一篇:激光偏转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