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导言 | 第7-21页 |
| (一) 李娟散文创作概况 | 第7-9页 |
| (二) 李娟散文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 第13-16页 |
| (四) 主要相关概念 | 第16-21页 |
| 一、“他者”生存困境揭示:批判现代性 | 第21-34页 |
| (一) 自然:与文化对立的“他者” | 第21-26页 |
| (二) 牧民及牧民文化的多重“他者”性 | 第26-30页 |
| (三) 城市贫民:生活在城市里的“他者” | 第30-34页 |
| 二、多元并存的主体:维护生态多样性 | 第34-47页 |
| (一) 自然的原生性和生命本质 | 第34-39页 |
| (二) 对传统放牧方式和牧民文化的尊重与反思 | 第39-43页 |
| (三) 在“自然”性的环境里“个体”尊严的恢复 | 第43-47页 |
| 三、“自然”的言说方式 | 第47-59页 |
| (一) 自然与女性的互喻 | 第47-51页 |
| (二) 让自然发声 | 第51-55页 |
| (三) 还原具体情境的语言 | 第55-59页 |
| 结语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