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网络虚拟财产概念界定 | 第13-29页 |
(一) 网络虚拟财产的产生 | 第14-17页 |
1.网络虚拟财产的源起 | 第14-15页 |
2.网络虚拟财产的产生过程 | 第15-17页 |
(二) 网络虚拟财产的内涵 | 第17-25页 |
1.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 | 第17-21页 |
2.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 | 第21-24页 |
3.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 | 第24-25页 |
(三) 网络虚拟财产的外延 | 第25-29页 |
1.网络虚拟财产的分类 | 第26-27页 |
2.网络虚拟财产与相关概念的界分 | 第27-29页 |
二、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主要学说评析 | 第29-39页 |
(一) 研究路径 | 第29-31页 |
1.“关系范式”研究路径的批判 | 第29-30页 |
2.“权利范式”下的后果论与本质论 | 第30-31页 |
(二) 非典型学说 | 第31-33页 |
1.“无形财产权客体说”与“信息财产权客体说” | 第31-32页 |
2.“区分说” | 第32-33页 |
(三) “知识产权客体说”与“新型财产权客体说”之不足 | 第33-35页 |
1.“知识产权客体说” | 第33-34页 |
2.“新型财产权客体说” | 第34-35页 |
(四) “物权客体说”与“债权说”之选择 | 第35-39页 |
1.物债二元体系的现实合理性 | 第35-36页 |
2.“债权说” | 第36-38页 |
3.“物权客体说” | 第38-39页 |
三、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正本清源 | 第39-50页 |
(一) 传统物权客体的历史考察 | 第39-41页 |
(二) 近现代物权客体的新发展及“物”的现代意义 | 第41-45页 |
1.物权客体的新发展 | 第41-43页 |
2.“物”的现代意义 | 第43-45页 |
(三) 网络虚拟财产“物”之属性分析 | 第45-47页 |
1.“物”的判断标准 | 第45-46页 |
2.网络虚拟财产“物”之属性 | 第46-47页 |
(四) 以物权思维解读网络虚拟财产权利的可行性论证 | 第47-50页 |
1.物债核心区分 | 第47-49页 |
2.权利人对网络虚拟财产享有的权利具有支配权属性 | 第49-50页 |
四、网络虚拟财产的归属和权利内容 | 第50-55页 |
(一) 网络虚拟财产之所有权归属 | 第51-53页 |
1.网络虚拟财产原则上归网络运营商所有 | 第51-53页 |
2.关于网络虚拟财产所有权归属的特别约定 | 第53页 |
(二) 网络用户对网络虚拟财产享有的权利之性质 | 第53-55页 |
1.动产用益物权 | 第53-54页 |
2.基于网络服务协议而取得的债权 | 第54-55页 |
(三) 网络虚拟财产权利的内容 | 第55页 |
五、对司法实践中有关网络虚拟财产典型纠纷的思考 | 第55-62页 |
(一) 网络用户与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纠纷 | 第55-56页 |
(二) 网络用户与第三人之间纠纷 | 第56-58页 |
(三) 网络虚拟财产交易 | 第58-62页 |
1.区分债权转让和合同承受 | 第58-59页 |
2.禁止让与条款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