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CoSnO3负极和Li[Li0.2Mn0.54Ni0.13Co0.13]O2正极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组成第16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6-21页
        1.3.1 LiCoO_2材料第17页
        1.3.2 LiMn_2O_4材料第17-18页
        1.3.3 LiFePO_4材料第18-19页
        1.3.4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yLi_2MnO_3·(1-y)LiMn0_2第19-21页
    1.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21-23页
        1.4.1 嵌入型储锂材料第21-22页
        1.4.2 转化反应型储锂材料第22页
        1.4.3 合金型储锂材料第22-23页
    1.5 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31页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测试方法第31-39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第31-32页
    2.2 测试与表征方法第32-34页
        2.2.1 X射线衍射技术第32-33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3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3-34页
        2.2.4 X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4页
        2.2.5 拉曼光谱分析第34页
        2.2.6 热重分析第34页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4-37页
        2.3.1 电极极片制备第34-35页
        2.3.2 CR2025型扣式电池组装第35页
        2.3.3 充放电测试第35-36页
        2.3.4 循环伏安法第36页
        2.3.5 交流阻抗测试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第三章 锡基金属氧化物CoSnO_3负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9-67页
    3.1 引言第39-40页
    3.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3.2.1 实验思路第40-41页
        3.2.2 实验过程第41-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59页
        3.3.1 形貌与结构表征第42-50页
        3.3.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0-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第四章 富锂锰基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7-87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实验过程第68-6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9-80页
        4.3.1 烧结温度探究第69-74页
        4.3.2 尖晶石结构包覆第74-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2MnFe(CN)6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悬臂梁型挠曲电俘能器的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