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原子力显微术的层状矿物/水界面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原子力显微镜简介第14-17页
            1.2.1.1 原子力显微镜的发展第14页
            1.2.1.2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原理第14-16页
            1.2.1.3 原子力显微镜基本工作模式第16-17页
        1.2.2 原子力显微镜在研究层状矿物表界面特性中的应用第17-21页
            1.2.2.1 润湿性第17-18页
            1.2.2.2 吸附性第18-19页
            1.2.2.3 缺陷特征第19页
            1.2.2.4 水化膜性质第19-20页
            1.2.2.5 力学性能第20-21页
    1.3 研究目的第21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3-32页
    2.1 试验样品第23-26页
    2.2 试验试剂及设备第26-28页
        2.2.1 试验样品第26-27页
        2.2.2 试验设备第27-28页
    2.3 研究方法第28-32页
        2.3.1 辉钼矿表面吸附Hg~(2+)的制样方法第28页
        2.3.2 云母、石墨表面吸附DTAB的制样方法第28页
        2.3.3 AFM测试第28-29页
        2.3.4 X射线衍射(XRD)第29页
        2.3.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第29页
        2.3.6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n situ FE-IR)第29-30页
        2.3.7 接触角( Contact Angle)第30页
        2.3.8 连续原子吸收光谱(AAS)第30页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第30页
        2.3.10 高角环形暗场像-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第30页
        2.3.11 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第30-32页
第3章 辉钼矿表面吸附Hg~(2+)的表面特性研究第32-42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MoS_2表面吸附Hg~(2+)的性能第32-34页
    3.3 吸附时间对Hg~(2+)吸附的影响第34-35页
    3.4 水化现象对Hg~(2+)吸附的影响第35-39页
    3.5 Hg~(2+)在MoS_2表面的吸附机理第39-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云母和石墨表面的润湿性研究第42-49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DTAB改性后的云母表面润湿性第42-45页
    4.3 DTAB改性后的石墨表面润湿性第45-48页
    4.4 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层状矿物表面缺陷的研究第49-59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石墨烯表面缺陷信息的研究第49-54页
    5.3 粘土矿物表面类质同像替换缺陷信息的研究第54-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辉钼矿表面氧化特性的研究第59-67页
    6.1 引言第59页
    6.2 AFM原位观测辉钼矿在水中氧化过程第59-63页
    6.3 辉钼矿表面在水中的氧化机理第63-66页
    6.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7章 结论及创新点第67-68页
    7.1 结论第67页
    7.2 创新点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硕士期间成果及参与项目第75-76页
    1.发表论文第75-76页
    2.获得奖励第76页
    3.参与项目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冰片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双环戊二烯的共聚改性研究
下一篇:中红外LED光声光谱法与微量乙烷气体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