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群众路线论文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2-18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 选题背景第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 研究思路第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 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第17-18页
        1. 重点难点第17页
        2. 创新之处第17-18页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第18-29页
    (一)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第18-20页
        1. 西方和平演变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冲击第18-19页
        2. 科技异化给人的发展带来潜在的威胁第19-20页
        3.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求第20页
    (二)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形成的理论渊源第20-29页
        1.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第20-22页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第22-25页
        3.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第25-29页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第29-40页
    (一) 习近平的人民主体观第29-31页
        1. 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第29-30页
        2. 人民主体发展思想第30页
        3. 人民主体力量思想第30-31页
    (二) 习近平的人民民主观第31-33页
        1. 民主本质论第31-32页
        2. 民主道路论第32页
        3. 民主的实现形式论第32-33页
    (三) 习近平的人民利益观第33-35页
        1. 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第33-34页
        2.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第34-35页
        3. 走好人民利益这条探索之路第35页
    (四)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观第35-37页
        1. 经济与生态共荣共赢第35-36页
        2. 文化为生态助力发声第36页
        3. 政治为生态保驾护航第36-37页
    (五)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的基本特征第37-40页
        1. 深刻的实践性第37页
        2. 鲜明的时代性第37-38页
        3. 广泛的代表性第38页
        4. 理论的创新性第38-40页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的当代价值第40-46页
    (一)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的理论价值第40-42页
        1.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第40-41页
        2.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第41-42页
        3.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第42页
    (二)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的实践价值第42-46页
        1. 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42-43页
        2. 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第43-44页
        3. 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后记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学习管理城市的早期尝试--以石家庄为例的考察
下一篇:习近平幸福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