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介 | 第12-14页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14-15页 |
1.3.1 发射光谱 | 第14页 |
1.3.2 色度 | 第14-15页 |
1.3.3 发光亮度 | 第15页 |
1.3.4 发光效率 | 第15页 |
1.3.5 效率滚降 | 第15页 |
1.4 铱(Ⅲ)配合物磷光材料 | 第15-32页 |
1.4.1 铱(Ⅲ)配合物的特点 | 第15-16页 |
1.4.2 铱(Ⅲ)配合物的结构及种类 | 第16-18页 |
1.4.3 绿光铱(Ⅲ)配合物 | 第18-23页 |
1.4.4 蓝光/深蓝光铱(Ⅲ)配合物 | 第23-26页 |
1.4.5 红光/近红外光(NIR)铱(Ⅲ)配合物 | 第26-30页 |
1.4.6 黄光铱(Ⅲ)配合物 | 第30-32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主要工作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5页 |
第二章 基于苯基吡唑(ppz)类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 第45-72页 |
2.1 前言 | 第45-4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6-52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46-48页 |
2.2.2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48页 |
2.2.3 OLED的制备和测试 | 第48页 |
2.2.4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5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4页 |
2.3.1 单晶结构分析 | 第52-54页 |
2.3.2 热稳定性 | 第54-55页 |
2.3.3 吸收和发射光谱 | 第55-58页 |
2.3.4 电化学性质 | 第58-59页 |
2.3.5 理论计算 | 第59-61页 |
2.3.6 OLED性能研究 | 第61-6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第三章 基于吡啶基噻吩(thp)类的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 第72-92页 |
3.1 前言 | 第72-7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3-77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73页 |
3.2.2 铱(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73-7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7-87页 |
3.3.1 单晶结构分析 | 第77-79页 |
3.3.2 热稳定性 | 第79-80页 |
3.3.3 铱(III)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80-82页 |
3.3.4 理论计算 | 第82-84页 |
3.3.5 电化学性质 | 第84-85页 |
3.3.6 OLED性能研究 | 第85-8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第四章 基于苯并噻唑类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 第92-114页 |
4.1 前言 | 第92-9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4-97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94页 |
4.2.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94-9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8页 |
4.3.1 单晶结构分析 | 第97-100页 |
4.3.2 热稳定性 | 第100页 |
4.3.3 铱(Ⅲ)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100-102页 |
4.3.4 电化学性质及理论计算 | 第102-105页 |
4.3.5 OLED性能研究 | 第105-108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4页 |
第五章 基于O,S,Se杂原子的苯并唑类铱(Ⅲ)配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114-126页 |
5.1 前言 | 第114-11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5-119页 |
5.2.1 试剂和仪器 | 第115页 |
5.2.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5-11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23页 |
5.3.1 铱(III)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119-121页 |
5.3.2 理论计算 | 第121-12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6页 |
全文总结 | 第126-12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