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典型路面结构 | 第13-15页 |
1.2.2 路面使用性能指标及评价 | 第15-17页 |
1.2.3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湖南省高速公路路网状况分析 | 第22-46页 |
2.1 湖南省高速公路路网概况 | 第22-26页 |
2.1.1 路网整体概况 | 第22-23页 |
2.1.2 路网交通量概况 | 第23-24页 |
2.1.3 湖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 第24-26页 |
2.2 湖南省高速公路典型沥青路面结构划分 | 第26-28页 |
2.2.1 路面面层分类 | 第26-27页 |
2.2.2 路面基层分类 | 第27页 |
2.2.3 路面结构划分 | 第27-28页 |
2.3 大修高速公路典型沥青路面结构形式 | 第28-38页 |
2.3.1 AC/AK+PCC复合式路面 | 第29-31页 |
2.3.2 SMA+CRC复合式路面 | 第31-33页 |
2.3.3 ARHM+CRC复合式路面 | 第33-36页 |
2.3.4 SMA+旧沥青普通沥青路面 | 第36-38页 |
2.4 新建高速公路典型沥青路面结构形式 | 第38-45页 |
2.4.1 AC/AK+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 第38-40页 |
2.4.2 AC/AK+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 | 第40-42页 |
2.4.3 SMA+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 第42-43页 |
2.4.4 SMA+CRC复合式路面 | 第43-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变化特点分析 | 第46-64页 |
3.1 典型病害特征及成因 | 第46-48页 |
3.2 路面性能指标体系概述 | 第48-51页 |
3.2.1 路面性能指标体系 | 第48-50页 |
3.2.2 路面性能指标计算 | 第50-51页 |
3.3 路面性能指标的变化特点 | 第51-58页 |
3.3.1 正常养护下的路面性能指标变化 | 第52-55页 |
3.3.2 数据预处理方式简述 | 第55页 |
3.3.3 日常养护下的路面性能指标变化 | 第55-58页 |
3.4 典型路面结构对路面状况的影响分析 | 第58-61页 |
3.4.1 AC/AK型沥青路面 | 第59-60页 |
3.4.2 SMA型沥青路面 | 第60-61页 |
3.4.3 ARHM型沥青路面 | 第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第四章 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 第64-80页 |
4.1 路面性能预测模型概况 | 第64-65页 |
4.2 路面性能回归预测模型的选取 | 第65-70页 |
4.2.1 回归模型特点 | 第65-68页 |
4.2.2 回归模型适应性验证 | 第68-70页 |
4.3 路面使用性能组合预测方法的提出 | 第70-71页 |
4.3.1 路面使用性能组合预测的方法 | 第70-71页 |
4.3.2 路面使用性能组合预测的内容 | 第71页 |
4.4 路面使用性能组合预测研究 | 第71-75页 |
4.4.1 组合预测原理 | 第71-73页 |
4.4.2 基于穷举法的权重系数确定 | 第73页 |
4.4.3 组合预测精度检验 | 第73-75页 |
4.5 组合预测实例分析 | 第75-79页 |
4.5.1 组合模型求取 | 第75-77页 |
4.5.2 模型对比及精度验证 | 第77-7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研究 | 第80-90页 |
5.1 模型相关参数研究 | 第80-84页 |
5.1.1 模型参数的求取 | 第80-83页 |
5.1.2 模型参数的分析 | 第83-84页 |
5.2 典型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特征 | 第84-88页 |
5.2.1 路面长期使用性能预测 | 第84-86页 |
5.2.2 路面长期使用性能分析 | 第86-8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7-98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