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摘要第7-8页
前言第8-15页
    1 病原学第8-10页
        1.1 形态观察第8页
        1.2 培养特性第8-9页
        1.3 生化特性第9页
        1.4 毒素及其致病性第9-10页
        1.5 绿脓杆菌的分型第10页
    2 流行病学第10-11页
        2.1 流行特点第10页
        2.2 发病时间第10页
        2.3 传染源第10-11页
        2.4 传染途径第11页
        2.5 各种应激因素第11页
    3 临床症状第11-12页
    4 防治第12-13页
        4.1 疫苗防治第12页
        4.2 中草药防治第12-13页
        4.3 加强饲养管理第13页
        4.4 加强其他疾病的免疫第13页
    5 关于绿脓杆菌耐药性的研究第13-14页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材料与方法第15-23页
    1 材料第15-17页
        1.1 病料来源第15页
        1.2 主要试剂第15页
        1.3 实验动物第15页
        1.4 主要仪器设备第15-16页
        1.5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置第16-17页
    2 方法第17-23页
        2.1 细菌分离培养第17页
        2.2 涂片染色镜检第17页
        2.3 生化实验第17-18页
        2.4 药敏试验第18页
        2.5 PCR鉴定第18-19页
            2.5.1 引物设计第18页
            2.5.2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18页
            2.5.3 PCR反应体系第18-19页
            2.5.4 PCR反应条件第19页
            2.5.5 PCR产物的鉴定第19页
            2.5.6 PCR产物测序及构建系统发生树第19页
        2.6 鸡源绿脓杆菌株的致病性研究第19-23页
            2.6.1 分离株G1、G2的菌液制备第19-20页
            2.6.2 G1、G2菌液的平板计数第20页
            2.6.3 致病性试验第20页
            2.6.4 病理组织学检测第20-23页
结果第23-32页
    1 细菌分离培养及染色镜检结果第23-24页
    2 生化试验结果第24-25页
    3 药敏试验结果第25-26页
    4 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第26-28页
        4.1 扩增结果第26页
        4.2 同源性分析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第26-28页
    5 G1株和G2株对雏鸡的致病性研究结果第28-29页
        5.1 菌液的平板计数结果第28页
        5.2 G1株和G2株对雏鸡的致病性试验结果第28-29页
    6 死亡雏鸡的剖检变化第29-30页
    7 死亡雏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第30-32页
讨论第32-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Abstract第39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质量及国槐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苦参碱联合黄芩苷对LPS诱导小鼠肺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