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8-13页 |
一、民国时期美术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本文使用的理论框架 | 第9-11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对抗:民国初期美术团体的中西画之争(1912-1919) | 第13-21页 |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化建构 | 第13页 |
二、中国美术场域的形成 | 第13-14页 |
三、美术场域中的主要斗争团体及其主张 | 第14-18页 |
四、斗争焦点和斗争策略 | 第18-21页 |
第三章 争鸣:民国中期美术团体的理念争锋(1919-1937) | 第21-30页 |
一、国画家团体的理念 | 第22-24页 |
二、西画家团体的理念 | 第24-27页 |
三、新兴的漫画团体和木刻画团体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抉择:民国晚期美术团体的政治道路选择(1937-1949) | 第30-37页 |
一、国家存亡关头的美术场域 | 第30页 |
二、抗战时期的文艺思想 | 第30-32页 |
三、不同美术团体的发展 | 第32-35页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美术场域 | 第35页 |
五、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场域格局基本确立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美术变革的文化现代性 | 第37-40页 |
—.关于文化现代性的解释 | 第37页 |
二.美术变革的文化现代性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