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教育数据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 第19-25页 |
2.1 概述 | 第19页 |
2.2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 第19-24页 |
2.2.1 空间自相关 | 第19-22页 |
2.2.2 高低值聚类 | 第22页 |
2.2.3 标准差椭圆分析 | 第22-23页 |
2.2.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教育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 第25-37页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预处理 | 第25-27页 |
3.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概述 | 第25-26页 |
3.1.2 数据预处理 | 第26-27页 |
3.2 教育及与教育相关的汇总统计描述 | 第27-35页 |
3.2.1 平均受教育水平 | 第27-29页 |
3.2.2 受高等教育水平 | 第29-30页 |
3.2.3 教育流入度/流出度 | 第30-33页 |
3.2.4 社会公平程度、自我阶层认可及受访者国际ISEI指数 | 第33-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教育资源与教育规模空间分布研究 | 第37-56页 |
4.1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时空分布演变 | 第37-47页 |
4.1.1 高等教育资源综合指标衡量 | 第38页 |
4.1.2 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 | 第38-43页 |
4.1.3 高等教育综合资源时空格局变化 | 第43-46页 |
4.1.4 高等教育资源时空分布分析 | 第46-47页 |
4.2 基于空间回归模型的教育规模的集聚性分析 | 第47-55页 |
4.2.1 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社会因素空间分布分析 | 第47-51页 |
4.2.2 影响受教育水平的社会因素空间分布分析 | 第51-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教育代际流动的空间统计分析 | 第56-67页 |
5.1 2013年全国省市教育的代际流动空间变化研究 | 第56-61页 |
5.2 2014年武汉市代际流动空间变化研究 | 第61-66页 |
5.2.1 区县尺度下的教育代际流动研究 | 第61-63页 |
5.2.2 以居委会为单位的教育代际流动研究 | 第63-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