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

基于岩体结构面特性的如美水电站右岸高边坡稳定性研究

作者简历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第16-20页
        1.2.2 岩体结构特征及质量分级第20-22页
        1.2.3 如美水电站边坡研究第22页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2 主要创新点第23页
        1.3.3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第25-40页
    2.1 工程概况第25-26页
    2.2 地形地貌第26-27页
    2.3 地层岩性第27-28页
    2.4 地质构造第28-29页
    2.5 水文地质条件第29页
    2.6 物理地质现象第29-33页
        2.6.1 风化第29-30页
        2.6.2 卸荷第30-32页
        2.6.3 崩塌堆积第32页
        2.6.4 碎裂松动岩体第32-33页
    2.7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第33-40页
        2.7.1 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及成果分析第33-34页
        2.7.2 岩体物理力学试验及成果分析第34-40页
第三章 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及力学参数第40-57页
    3.1 结构面调查及分级第40-44页
        3.1.1 调查方法第40-42页
        3.1.2 结构面类型及分级第42-44页
    3.2 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第44-54页
        3.2.1 确定性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第46-51页
        3.2.2 随机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第51-54页
    3.3 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第54-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质量分级第57-78页
    4.1 基于岩体块度指数RBI的岩体结构分类第57-59页
    4.2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方法概述第59-65页
        4.2.1 BQ法第60-62页
        4.2.2 RMR法第62-64页
        4.2.3 CSMR法第64-65页
    4.3 如美水电站右岸坝肩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第65-77页
        4.3.1 基于BQ法的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第65-69页
        4.3.2 基于RMR法的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第69-72页
        4.3.3 基于CSMR法的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第72-75页
        4.3.4 边坡岩体质量综合分级第75-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基于运动学及工程地质分析的边坡稳定性研究第78-93页
    5.1 典型自然斜坡变形破坏现象第78-79页
    5.2 基于运动学分析的边坡稳定性第79-87页
        5.2.1 最大安全边坡角的确定第80-83页
        5.2.2 计算参数确定第83-84页
        5.2.3 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第84-87页
    5.3 基于工程地质分析的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第87-92页
        5.3.1 边坡典型地质结构特征第87-89页
        5.3.2 边坡典型变形破坏特征及机理分析第89-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基于SSPC方法的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第93-123页
    6.1 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方法第93-100页
        6.1.1 SSPC提出的三种岩体第93-94页
        6.1.2 SSPC三步法第94-96页
        6.1.3 评价指标第96-99页
        6.1.4 考虑破坏模式的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第99-100页
    6.2 水电工程边坡SSPC方法及指标选取第100-109页
        6.2.1 风化程度判别及WE取值第101-103页
        6.2.2 力学参数第103-105页
        6.2.3 结构面、边坡几何参数第105-106页
        6.2.4 地质强度指标GSI的确定第106-109页
    6.3 如美水电站右岸坝肩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第109-114页
        6.3.1 工程地质资料选取原则第109页
        6.3.2 非构造控制型破坏模式稳定性概率分级第109-112页
        6.3.3 构造控制型破坏模式稳定性概率分级第112-114页
    6.4 工程边坡离散元数值分析第114-121页
        6.4.1 开挖前边坡的离散元分析第115-118页
        6.4.2 开挖后边坡的离散元分析第118-121页
    6.5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3-126页
    7.1 结论第123-125页
    7.2 展望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指南(2018版)构建研究
下一篇:前列腺肌球蛋白Ⅱ系统的表达及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