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IEC61508/IEC61511标准介绍 | 第14-26页 |
·IEC61508/IEC61511标准简介 | 第14-17页 |
·IEC61505/IEC61511标准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IEC61508和IEC61511的联系与区别 | 第16-17页 |
·IEC61508/IEC61511标准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 第17-23页 |
·危险与风险 | 第17-18页 |
·安全完整性水平SIL | 第18-19页 |
·必要的风险降低和SIL的关系 | 第19-21页 |
·安全生命周期 | 第21-23页 |
·标准的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SIL计算软件—MarkovSIL的设计与实现 | 第26-50页 |
·引言 | 第26页 |
·系统安全分析与SIL选择 | 第26-37页 |
·系统安全分析 | 第26-27页 |
·安全仪表功能确认过程 | 第27-29页 |
·SIL的选择方法 | 第29-32页 |
·可靠性建模技术—Markov建模方法 | 第32-37页 |
·基于Markov模型的SIL计算软件—MarkovSIL设计 | 第37-47页 |
·失效率计算及失效率数据来源 | 第37-39页 |
·软件设计流程及技术难点 | 第39-44页 |
·软件界面及功能设计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四章 基于Markov模型的安全仪表系统设计 | 第50-72页 |
·加氢裂化工艺背景 | 第50-52页 |
·风险分析以及SIL预估 | 第52-56页 |
·HAZOP分析 | 第52-54页 |
·风险图确定SIL等级 | 第54-56页 |
·安全仪表系统设计 | 第56-70页 |
·现有安全仪表系统的SIL计算 | 第56-62页 |
·安全仪表SIF的改进设计 | 第62-68页 |
·Markov模型和故障树模型(简化公式法)的计算结果比较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安全仪表系统及Markov建模再探讨 | 第72-90页 |
·BPCS与SIS结合设计 | 第72-82页 |
·设计前的分析工作 | 第72-73页 |
·BPCS和SIS独立设计 | 第73-75页 |
·BPCS和SIS结合设计 | 第75-82页 |
·马尔可夫模型的可修复特性与修复建模 | 第82-89页 |
·修复率 | 第82-84页 |
·单修理队伍模型,双修理队伍模型 | 第84-85页 |
·基于检查、测试和修复时间周期的建模 | 第85-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