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动力、农村能源论文--生物能(生物质能)的应用论文--沼气论文

玉米秸秆产气潜力及预处理工艺研究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国内外秸秆类发酵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秸秆的预处理第9-10页
        1.2.2 厌氧发酵工程的反应条件第10页
        1.2.3 沼气的合理利用第10-11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第二章 玉米蜡熟期及收获后成分变化及对应产气潜力研究第12-20页
    2.1 研究内容第12页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2-13页
        2.2.1 试验材料第12页
        2.2.2 秸秆还原糖测定第12页
        2.2.3 秸秆三素测定第12页
        2.2.4 秸秆粗脂肪测定第12-13页
        2.2.5 试验装置第1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3-18页
        2.3.1 秸秆组分动态变化第13-15页
        2.3.2 不同时期产沼气潜力研究第15-16页
        2.3.3 不同时期厌氧发酵甲烷含量变化趋势第16-17页
        2.3.4 不同时期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与生长曲线模拟。第17-18页
    2.4 讨论第18-19页
    2.5 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NH_4HCO_3氨化预处理玉米秸秆产气特性研究第20-29页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3.1.1 试验原料第20页
        3.1.2 试验方法第20-21页
        3.1.3 试验装置第21页
        3.1.4 分析方法第21页
    3.2 试验结果第21-26页
        3.2.1 不同预处理浓度对产气特性的影响第21-24页
        3.2.2 不同预处理浓度对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第24-25页
        3.2.3 不同预处理浓度对发酵液COD去除率的影响第25-26页
        3.2.4 不同预处理浓度对发酵液pH的影响第26页
    3.3 分析与讨论第26-27页
    3.4 小结第27-29页
第四章 玉米秸秆超声联合碳酸氢铵预处理工艺优化第29-36页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4.1.1 试验材料第29页
        4.1.2 试验设备第29页
        4.1.3 试验方法第29-30页
        4.1.4 响应面试验设计第3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4.2.1 温度的选择第30页
        4.2.2 处理时间的选择第30-31页
        4.2.3 液料比的选择第31页
        4.2.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实验条件第31-35页
    4.3 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玉米秸秆不同收获期青贮前后产气潜力研究第36-45页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5.1.1 材料的选取第36页
        5.1.2 青贮原料的制备第36页
        5.1.3 试验方法第36页
        5.1.4 试验装置第36-37页
        5.1.5 分析方法第37页
    5.2 试验结果第37-43页
        5.2.1 青贮效果评定第37-38页
        5.2.2 青贮前后成分变化第38-40页
        5.2.3 青贮对日产气量的影响第40-41页
        5.2.4 累计产气量及Gompertz修正方程拟合第41-42页
        5.2.5 青贮对发酵液pH的影响第42-43页
    5.3 讨论第43-44页
    5.4 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5-48页
    6.1 主要结论第45-46页
    6.2 研究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53-54页
ABSTRACT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MC在断路器等低压电器上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