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太阳能集热场与燃煤机组集成系统经济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集成发电系统的优势第11-12页
        1.3.1 太阳能侧第11-12页
        1.3.2 燃煤侧第12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6 本章小结第13-15页
第二章 集热系统和集成方式的选择第15-21页
    2.1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选择第15-17页
        2.1.1 集热方式的选取第15-16页
        2.1.2 DSG系统分类第16-17页
    2.2 集成方式的选择第17-19页
        2.2.1 集成方式的分类第17-19页
        2.2.2 集成方式的确定第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三章 太阳能集热场与回热系统并联的热经济性分析第21-35页
    3.1 机组原始工况热力系统计算第21-25页
        3.1.1 机组简介第21页
        3.1.2 回热系统热力计算第21-24页
        3.1.3 热经济性评价指标与计算第24-25页
    3.2 太阳能集热场与回热系统并联的计算模型第25-27页
    3.3 集成系统定辐照特性分析第27-30页
        3.3.1 集热场布置第28页
        3.3.2 集热系统性能优劣的评价指标第28-29页
        3.3.3 三种集成方案的比较第29-30页
    3.4 集成系统变辐照特性分析第30-33页
        3.4.1 变辐照条件下系统流量控制第30-31页
        3.4.2 变辐照条件下集成系统热经济性分析第31-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扩容蒸发式太阳能蒸汽系统与机组集成的热经济性分析第35-47页
    4.1 集成系统计算模型的构建第35-41页
        4.1.1 扩容蒸发式蒸汽发生系统计算模型第35-36页
        4.1.2 方案四回热系统计算模型第36-38页
        4.1.3 方案五回热系统计算模型第38-40页
        4.1.4 集成系统定辐照特性分析第40-41页
    4.2 集成系统变辐照特性分析第41-45页
        4.2.1 变辐照条件下的流量控制模型第41-44页
        4.2.2 变辐照条件下集成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第44-45页
    4.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集成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分析第47-61页
    5.1 技术经济性评价指标第47-48页
    5.2 方案二技术经济分析第48-52页
        5.2.1 方案二节煤减排计算第48-50页
        5.2.2 方案二技术经济性分析结果第50-52页
    5.3 方案四技术经济分析第52-55页
        5.3.1 方案四节煤减排计算第52-53页
        5.3.2 方案四技术经济性分析结果第53-55页
    5.4 影响LEC和投资回收期的因素第55-58页
        5.4.1 影响LEC的因素第55-57页
        5.4.2 影响投资回收期的因素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全文总结第61-62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A第69-71页
附录B第71-73页
附录C第73-75页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菲涅耳碟式聚光器性能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基于燃料电池和光伏的微型热电联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