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9-10页 |
1.2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硅负极材料简介 | 第10页 |
1.2.2 硅负极的制备工艺 | 第10-16页 |
1.3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 第16-17页 |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5 本文结构 | 第17-20页 |
第2章 实验条件及分析方法 | 第20-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基体的选择 | 第20页 |
2.1.2 其它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1-23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3-25页 |
2.3.1 前期样品的准备 | 第23-24页 |
2.3.2 激光重熔工艺研究 | 第24页 |
2.3.3 硅颗粒激光熔注 | 第24-25页 |
2.4 表征方法 | 第25-26页 |
第3章 激光重熔ANSYS模拟 | 第26-38页 |
3.1 激光传输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3.2 激光重熔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3.3 ANSYS模型建立与求解 | 第30-35页 |
3.3.1 ANSYS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3.3.2 ANSYS求解计算 | 第31-34页 |
3.3.3 ANSYS模型计算熔池的熔深、熔宽和拖尾 | 第34-35页 |
3.4 小结讨论 | 第35-38页 |
第4章 激光重熔工艺 | 第38-50页 |
4.1 激光工艺参数对熔池尺寸的影响 | 第38-45页 |
4.2 75μm粒径硅颗粒熔注研究 | 第45-47页 |
4.2.1 激光熔注表面成形 | 第45-46页 |
4.2.2 横断面成分分析 | 第46-47页 |
4.2.3 搭接表面成形 | 第47页 |
4.3 小结讨论 | 第47-50页 |
第5章 小粒径硅颗粒激光熔注 | 第50-58页 |
5.1 送粉技术简介 | 第50-51页 |
5.2 气雾化送粉装置的设计 | 第51-53页 |
5.3 5μm粒径硅颗粒激光熔注 | 第53-55页 |
5.3.1 激光熔注表面成形 | 第53-55页 |
5.3.2 搭接表面成形 | 第55页 |
5.4 小结讨论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