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人工加固地基论文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基工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简介第7-11页
        1.2.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工法的发展第8-10页
        1.2.2 沉降预测研究第10-11页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1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11-12页
2. 加固机理分析第12-17页
    2.1 概述第12-15页
        2.1.1 堆载预压加固机理第12页
        2.1.2 真空预压加固机理第12-13页
        2.1.3 应力圆分析第13-15页
    2.2 堆载预压法与真空预压法的区别第15页
    2.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机理第15页
    2.4 微观分析第15-17页
3. 工程项目施工及监测方案第17-22页
    3.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施工第17-18页
    3.2 施工工艺技术参数及要点第18页
    3.3 监测方案第18-19页
        3.3.1 监测目的第18-19页
        3.3.2 监测工作要求第19页
    3.4 监测项目第19-21页
        3.4.1 孔隙水压力观测第19-20页
        3.4.2 水位观测第20页
        3.4.3 土体分层沉降观测第20页
        3.4.4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第20页
        3.4.5 场地地表沉降观测第20-21页
        3.4.6 膜下真空度监测第21页
        3.4.7 土体真空度沿深度传递监测第21页
    3.5 建议第21-22页
4. 工程监测实例第22-27页
    4.1 工程概况第22-25页
        4.1.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第22-25页
    4.2 软弱土层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第25页
    4.3 地基处理方法及建议第25-27页
5. 监测数据分析第27-48页
    5.1 A3区监测情况第27-38页
        5.1.1 膜下真空度的监测成果分析第27-29页
        5.1.2 真空度传递监测成果分析第29页
        5.1.3 孔隙水压力监测第29-31页
        5.1.4 土体沉降监测成果分析第31-35页
        5.1.5 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第35-37页
        5.1.6 地下水位监测第37-38页
    5.2 最终沉降量计算第38-41页
        5.2.1 双曲线法计算最终沉降量第39页
        5.2.2 Asaoka法计算最终沉降量第39-40页
        5.2.3 三点法第40-41页
    5.3 固结度、最终沉降量推算及工后沉降预测第41-46页
        5.3.1 双曲线法计算第42-44页
        5.3.2 Asaoca法求解第44-45页
        5.3.3 三点法计算第45-46页
    5.4 固结度、最终沉降量推算及工后沉降预测汇总第46-48页
6. 结论及展望第48-51页
    6.1 结论第48页
    6.2 展望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精油预混剂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中国轿车内饰设计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