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0.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0.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20页 |
1 出口信用保险的含义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5页 |
1.1 出口信用保险与中国信保含义 | 第20页 |
1.2 出口信用保险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1.2.1 市场缺陷理论 | 第21-22页 |
1.2.2 新贸易理论 | 第22-23页 |
1.2.3 政策性金融理论 | 第23-25页 |
2 中国信保体制演进及效率测度 | 第25-35页 |
2.1 中国信保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2.1.1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2.1.2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现状 | 第26页 |
2.2 中国信保效率实证分析 | 第26-31页 |
2.2.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 第26-27页 |
2.2.2 分析方法及采用模型简介 | 第27-29页 |
2.2.3 DEA模型导向的界定 | 第29页 |
2.2.4 投入和产出变量的选取 | 第29-31页 |
2.3 BCC模型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31-35页 |
2.3.1 技术效率 | 第33页 |
2.3.2 规模效率 | 第33-34页 |
2.3.3 中国信保效率分析 | 第34-35页 |
3 影响中国信保改革发展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析 | 第35-44页 |
3.1 影响中国信保改革与发展的宏观因素分析 | 第35-39页 |
3.1.1 保险业法律发展与完善 | 第35-36页 |
3.1.2 行业竞争环境 | 第36-37页 |
3.1.3 对外经济贸易环境 | 第37-39页 |
3.2 影响中国信保改革与发展的微观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3.2.1 资本金规模 | 第39-40页 |
3.2.2 公司治理监管结构 | 第40-41页 |
3.2.3 人力资源质量与调配效率 | 第41-42页 |
3.2.4 业务经营模式 | 第42页 |
3.3 中国信保改革与发展成果 | 第42-44页 |
4 推进中国信保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4.1 加快专门立法进程,为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保驾护航 | 第44-45页 |
4.2 完善风险咨询服务平台,建立系统的国别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 | 第45-46页 |
4.3 中国信保需抓住民族文化出口机遇,促进我国出口贸易转型 | 第46-47页 |
4.4 明确政策性金融宗旨前提下,全面引入商业宣传普及手段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