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排水与堵水论文--矿井涌水量论文

东胜煤田台格庙一号井田矿井涌水量预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题的提出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0-12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2-19页
    2.1 位置与交通第12-13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2-13页
        2.1.2 研究区交通概况第13页
    2.2 自然地理第13-14页
        2.2.1 地形地貌第13-14页
        2.2.2 水系第14页
        2.2.3 气象第14页
        2.2.4 地震及灾害地质第14页
    2.3 区域地质及区域构造第14-16页
        2.3.1 区域地层第14-15页
        2.3.2 区域构造第15-16页
    2.4 研究区地质及构造第16-19页
        2.4.1 研究区地层第16-17页
        2.4.2 含煤地层第17-18页
        2.4.3 研究区地质构造第18-19页
第3章 区域及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第19-38页
    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第19-21页
        3.1.1 区域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第19-20页
        3.1.2 区域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第20-21页
    3.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第21-38页
        3.2.1 研究区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第21-28页
        3.2.2 研究区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第28-33页
        3.2.3 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第33-34页
        3.2.4 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第34-37页
        3.2.5 断层的导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第37页
        3.2.6 地表水、老窑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第37-38页
第4章 研究区充水因素分析第38-42页
    4.1 矿井充水水源第38-40页
        4.1.1 大气降水第38页
        4.1.2 第四系(Q4)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第38页
        4.1.3 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_1~(zh))孔隙、裂隙承压水第38页
        4.1.4 各煤层顶板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第38-40页
    4.2 矿井充水通道第40页
        4.2.1 断层和陷落柱第40页
        4.2.2 煤层开采后形成的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第40页
        4.2.3 封闭不良钻孔第40页
    4.3 矿井充水强度第40-42页
第5章 台格庙一号井田矿井涌水量预测第42-53页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42-44页
        5.1.1 含水层的概化第42-43页
        5.1.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43-44页
        5.1.3 水文地质参数和源汇项的处理与确定第44页
    5.2 数学模型第44-45页
    5.3 数值模型第45-53页
        5.3.1 研究区模型的空间离散第45-46页
        5.3.2 水文地质参数输入第46-47页
        5.3.3 模拟期的确定第47页
        5.3.4 定解条件的处理第47页
        5.3.5 模型识别与验证第47-51页
        5.3.6 矿井涌水量预测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HPLC和近红外光谱技术测血浆靶标代谢物判别乳腺癌新途径的初探
下一篇: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明星消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