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图表清单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政府会计与政府会计基础概述 | 第15-27页 |
·政府会计的概念、目标与特性 | 第15-18页 |
·政府会计概念界说 | 第15-16页 |
·政府会计的目标 | 第16页 |
·政府会计的特性 | 第16-18页 |
·政府会计基础概述 | 第18-22页 |
·政府会计基础的概念及分类 | 第18-20页 |
·政府会计基础在政府会计体系中的地位 | 第20页 |
·政府会计基础与政府会计目标的关系 | 第20-22页 |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基础评述 | 第22-27页 |
·我国的政府会计基础及现状 | 第22-23页 |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基础的弊端 | 第23-27页 |
第二章 权责发生制作为我国政府会计基础改革基本方向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38页 |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 第27-30页 |
·深化政府改革,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 第28页 |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完善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 | 第28-29页 |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 | 第29-30页 |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发展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 第30页 |
·权责发生制改革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 第30-34页 |
·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 第31页 |
·为深化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更高效、准确的财务信息 | 第31-33页 |
·为防范政府财政风险提供有效支持 | 第33页 |
·为建立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全面的会计信息支持 | 第33-34页 |
·为提高政府财政收支透明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提供有效手段 | 第34页 |
·权责发生制对我国政府会计基础改革的意义 | 第34-38页 |
·为政府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 | 第35-36页 |
·为加强资产持续管理、提高政府持续运营能力提供保障 | 第36页 |
·为减少腐败、强化政府受托责任提供保障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国外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情况及其启示 | 第38-50页 |
·新西兰:世界上最早实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的国家 | 第38-40页 |
·改革背景和动因 | 第38-39页 |
·改革进程及成效 | 第39-40页 |
·澳大利亚:由州政府开始整体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 | 第40-42页 |
·改革背景和进程 | 第41-42页 |
·改革成效 | 第42页 |
·英国:由“资源会计”入手推进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 | 第42-44页 |
·改革背景和进程 | 第42-43页 |
·改革的成效 | 第43-44页 |
·其他OECD 国家的改革 | 第44-45页 |
·美国:逐步拓展式的权责发生制改革 | 第44-45页 |
·加拿大: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 | 第45页 |
·各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启示 | 第45-50页 |
第四章 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困难及对策 | 第50-62页 |
·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可行性分析 | 第50-52页 |
·改革的外部环境已趋成熟 | 第50-51页 |
·改革的内生优势十分突出 | 第51页 |
·改革的探索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 第51-52页 |
·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面临的困难 | 第52-55页 |
·相应的法律环境缺失 | 第52-53页 |
·会计技术层面上的困难 | 第53页 |
·改革成本较高及人员阻力较大 | 第53-54页 |
·监督体系不完善 | 第54-55页 |
·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55-57页 |
·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模式 | 第55-56页 |
·选择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 | 第56-57页 |
·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相应对策 | 第57-62页 |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 第57页 |
·建立政府会计准则 | 第57-58页 |
·制定会计处理的具体措施 | 第58-59页 |
·搭建综合信息系统处理平台 | 第59页 |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 第59-60页 |
·加强政府审计的监督职能,完善监督体系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