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各种风俗专志论文--婚姻、丧葬论文

中国农村丧葬文化中的仪式研究--以山西省X村的丧葬仪式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2页
    1.1 研究缘起第10页
    1.2 研究问题第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3.2 现实意义第11页
    本章小结第11-12页
2 农村丧葬仪式研究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第12-22页
    2.1 国内丧葬仪式的相关研究第13-16页
        2.1.1 历史角度的研究第13页
        2.1.2 地区角度的研究第13-14页
        2.1.3 功能角度的研究第14页
        2.1.4 艺术角度的研究第14-15页
        2.1.5 少数民族角度的研究第15页
        2.1.6 变革角度的研究第15-16页
    2.2 国外丧葬仪式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2.3 理论基础第17-19页
        2.3.1 仪式理论第17-18页
        2.3.3 功能理论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2页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2-26页
    3.1 研究思路第22页
    3.2 研究方法第22-24页
        3.2.1 文献研究法第22-23页
        3.2.2 访谈法第23页
        3.2.3 观察法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4 调查地点的选择及其概况第26-30页
    4.1 调查地点的选择第26-27页
    4.2 X村概况第27-28页
        4.2.1 所在乡概况第27页
        4.2.2 地理区位第27页
        4.2.3 经济发展第27-28页
        4.2.4 人文环境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5 山西省X村的丧葬仪式第30-42页
    5.1 丧前准备第30-31页
        5.1.1 修建墓地第30页
        5.1.2 准备棺材第30-31页
        5.1.3 裁制寿衣第31页
        5.1.4 缝制被褥第31页
    5.2 初终仪式第31-32页
        5.2.1 送终第31页
        5.2.2 穿衣第31-32页
        5.2.3 移尸第32页
    5.3 丧礼仪式第32-38页
        5.3.1 搭建灵棚第32-33页
        5.3.2 缝孝易服第33页
        5.3.3 入殓第33页
        5.3.4 报孝第33-34页
        5.3.5 烧冥纸(招魂)第34页
        5.3.6 吊孝和递孝第34页
        5.3.7 磕孝头第34-35页
        5.3.8 闹丧和守灵第35页
        5.3.9 发引(出殡)第35-38页
    5.4 祭礼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6 对山西省X村丧葬仪式的理论分析第42-50页
    6.1 “过渡仪式”理论分析第42-44页
        6.1.1 分隔阶段第42页
        6.1.2 过渡阶段第42-43页
        6.1.3 聚合阶段第43-44页
    6.2 功能理论分析第44-49页
        6.2.1 丧葬仪式的抚慰功能第44-47页
        6.2.2 丧葬仪式的社会整合功能第47-48页
        6.2.3 丧葬仪式的教化功能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7 问题与反思第50-56页
    7.1 厚葬久丧的问题第50-51页
    7.2 反思第51-54页
        7.2.1 传承性第51页
        7.2.2 教育性第51-52页
        7.2.3 社会进步对传统文化有弃也有扬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7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研究
下一篇: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