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33页 |
1.1 煤烟型大气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19-23页 |
1.1.1 煤烟型大气污染现状 | 第19-20页 |
1.1.2 SO_2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20-22页 |
1.1.3 PM_(2.5)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22-23页 |
1.2 SO_2和PM_(2.5)的神经系统损伤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1.2.1 SO_2和神经系统损伤 | 第23-24页 |
1.2.2 PM_(2.5)和神经系统损伤 | 第24-29页 |
1.3 内源性大麻素的神经保护作用 | 第29-30页 |
1.4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内源性大麻素对SO_2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33-53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33-38页 |
2.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3-34页 |
2.2.2 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 | 第34-35页 |
2.2.3 实验动物暴露 | 第35-36页 |
2.2.4 免疫印迹分析 | 第36页 |
2.2.5 测量PGE_2水平 | 第36-37页 |
2.2.6 细胞凋亡检测 | 第37页 |
2.2.7 海马脑片制备和电生理记录 | 第37-38页 |
2.2.8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8页 |
2.3 结果 | 第38-47页 |
2.3.1 外源性2-AG抑制SO_2衍生物刺激的COX-2过表达 | 第38-39页 |
2.3.2 内源性2-AG通过CB1受体抑制SO_2衍生物刺激的COX-2过表达 | 第39-40页 |
2.3.3 内源性2-AG通过MAPK/NF-κB通路保护SO_2诱导的神经损伤 | 第40-42页 |
2.3.4 内源性2-AG通过CB1受体抑制COX-2调控的突触传递 | 第42-43页 |
2.3.5 PPARγ参与2-AG对NF-κB偶联的COX-2的抑制 | 第43-45页 |
2.3.6 PPARγ依赖于CB1受体介导2-AG对SO_2神经毒性的抑制作用 | 第45-47页 |
2.4 讨论 | 第47-53页 |
第三章 幼年小鼠暴露PM_(2.5)后海马代谢组学分析 | 第53-66页 |
3.1 前言 | 第53-54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54-57页 |
3.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4页 |
3.2.2 PM_(2.5)收集 | 第54页 |
3.2.3 动物处理 | 第54-55页 |
3.2.4 水迷宫实验 | 第55页 |
3.2.5 代谢物提取和样品衍生化 | 第55-56页 |
3.2.6 GC-MS分析 | 第56页 |
3.2.7 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56页 |
3.2.8 差异代谢物的鉴定和结构验证 | 第56-57页 |
3.3 结果 | 第57-62页 |
3.3.1 PM_(2.5)暴露使4周龄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恶化 | 第57-58页 |
3.3.2 海马代谢物改变 | 第58-62页 |
3.4 讨论 | 第62-66页 |
第四章 PM_(2.5)通过ROS-NF-κB-COX-2通路诱导兴奋性突触传递 | 第66-78页 |
4.1 前言 | 第66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66-70页 |
4.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66-67页 |
4.2.2 PM_(2.5)收集和表征 | 第67-68页 |
4.2.3 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和PM_(2.5)暴露 | 第68页 |
4.2.4 细胞计数Kit-8(CCK-8)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 | 第68页 |
4.2.5 海马脑片制备和电生理记录 | 第68页 |
4.2.6 蛋白质印迹分析 | 第68-69页 |
4.2.7 自由基检测 | 第69页 |
4.2.8 GSH测定 | 第69页 |
4.2.9 线粒体膜电位(MMP)测定 | 第69页 |
4.2.10 测量PGE_2水平 | 第69页 |
4.2.1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分析 | 第69-70页 |
4.2.12 数据分析 | 第70页 |
4.3 结果 | 第70-76页 |
4.3.1 PM_(2.5)的表征和细胞毒性 | 第70-71页 |
4.3.2 PM_(2.5)提高COX-2/PGE_2表达,增强兴奋性突触传递 | 第71-73页 |
4.3.3 ROS介导PM_(2.5)诱导的COX-2过表达和兴奋性突触传播 | 第73页 |
4.3.4 NF-κB参与ROS介导的COX-2过表达 | 第73-76页 |
4.4 讨论 | 第76-7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1页 |
5.1 结论 | 第78-79页 |
5.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8-109页 |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11页 |